支边大姑九十九

梅州日报 2021-04-07 10:10

●娥宝宝

大姑今年九十九岁了。春暖花开,满眼翠绿的一天,我们一齐去探望大姑。我凝视着大姑满是寿斑皱纹的脸,心在想,大姑啊,到底什么样的沿途风景,才配得上你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才配得上你近百年磕磕碰碰走过的路。

大姑是我家翁的姐姐,出生于兴宁宁中镇天锡围王屋。大姑年幼时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大多送人抚养。大姑跟我家翁分别送给了不同的人家,所幸姐弟情未断。大姑出落标致,聪明伶俐。大姑年轻时与富家子弟相爱,过了几年好日子,享了几年清福,后经历战乱,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前,她相爱的那位先生要去台湾了,大姑眷恋故土没有随行。大姑与我家翁姐弟感情最深。20世纪50年代家翁响应祖国号召,支边到海南。受家翁的影响,大姑也跟着家翁的步伐参与海岛建设。按大姑的话说,她既是向家翁学习也是舍不得姐弟分离。姐弟俩刚到海南那阵子,环境极为艰难,住茅房,垦荒地,早起晚归两头黑;物资更是匮乏,喝稀饭,啃木薯,半月难得吃上一顿肉。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支边是他们无怨无悔的选择。也正是他们这些建设者将热血汗水洒荒地,换来胶林茂密面貌新。在艰苦的年代,姐弟俩一路相互关照着,虽分隔在两个农场但往来密切。后来,大姑爱上了同在农场的一位英俊同事,也爱上了农场,决定嫁人一辈子扎根边疆了。大姑有个小皮箱,陪伴着她半个多世纪,箱里封尘着的一些老照片及宝贝儿,那是她美好的记忆,是青春时光的小秘密。大姑赴边六十多年,只回了一趟老家。她坐在椅子上跟我讲述着她在家乡存放着梳妆台、衣柜的事儿,满满的都是对家乡的回忆与眷恋。

大姑虽读书不多,但她懂得读书有益的道理。她有位堂弟即我堂叔王佛松,在家乡兴宁颇有名气,是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堂叔小时候爱读书,聪慧过人,只是苦于家里穷,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大姑总是想着法子帮助他。给他零花钱买纸笔,为他送肉添蛋增加营养。这些,堂叔都有跟我们提起。那年,大姑拨通了北京堂叔家的电话,姐弟俩聊得喜极而泣。大姑知道堂叔是位大科学家,在高分子化学应用方面为国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不无自豪地说:我当年没看走眼,他是栋梁之材。我们接上说:大姑啊,如今海南变成国际旅游岛,你们是当年的垦荒牛,海南农垦功劳簿上,有你们翻不过去的一页。

大姑心地善良,与人相处融洽。那些年,有一批批广州知青落户农场。这些大城市过来的娃一时不适应农场的生活,大姑对她们关照有之,以过来人的经历言传身教。有一位女知青还认大姑为干妈。后来这位干女儿去了香港定居,仍不忘多次返回大陆探望大姑。改革开放初期,有次大姑的干女儿还给大姑万元红包,这在当时是笔巨款。大姑将钱分了些给有需要的人,此事在农场传为佳话。大姑丈离开大姑几十年了,是大姑含辛茹苦操持着家。现如今,大姑家庭幸福,两个儿子、儿媳都是国家干部,两个孙女都考上名校。

我家翁逝世近十年,我们一直瞒着大姑。大姑每次见着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刨根问底地追问家翁的情况。善意的谎言我们一直延续着。这次大姑见着我们,一个劲地喊:宝贝、宝贝,一个劲地催促她儿子赶紧杀鸡招待我们。大姑尚能自理,只是腿脚有些不便,耳聪目明,声音洪亮。大姑一如年轻时爱漂亮,听说照相,立马整理衣服、首饰,挺着身板,微笑着对镜头,将慈爱与美丽定格在照片中。大姑问我可知她的名字,我佯装不知。她甪手指在石板上写,一笔一画毫不含糊,写至最后一笔,手一甩,王云英三字端庄有力,大姑一脸自豪。

大姑将美丽留给海南,将芳华奉献给边疆。海南的绿水青山也养育了大姑。大姑的长寿源于她年轻时对工作的一腔热情;源于她心胸宽阔,将他乡当故乡;源于儿孙的孝顺。有句歌词写得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大姑乐享儿孙带来的快乐,笑迎百年华诞。

新闻推荐

王安石姑父,兴城奠基人 周彦先 搬迁兴宁县治考

兴宁古城墙(砖墙)为明代所建,如今只剩下兴城北门拱辰门一段。2009年,兴宁市政府对其重修,恢复其原貌。兴宁老城现状陈建军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