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被困渔排军民合力救出
日前,今年第2号台风“苗柏”暴风圈正面扫过大亚湾海域,当晚狂风肆虐,惠州市大亚湾华德石化有限公司船队队长陈为好带领船员奋勇顶着狂风,与公安边防一道救出两名渔排上的遇险渔民。
两渔民狂风中被困渔排
“在北纬22°04′8530″、东经114°32′8556″的位置有2名渔排渔民遇险,请贵公司在确保自身船舶防台安全的情况下,全力进行营救。”6月12日23时50分,陈为好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吵醒,原来是惠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打来的电话。
今年第2号台风“苗柏”于6月12日23时左右在深圳市大鹏半岛沿海登陆。“苗柏”登陆后,其暴风圈正面扫过大亚湾海域,当晚在大亚湾的三门岛测得最大13级阵风。狂风肆虐,大亚湾海域掀起四五米高的大浪。
人命关天,陈为好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华德公司总经理肖勇当即指示:“吸取历次防台救援的经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全力进行营救。”
时间不等人,陈为好立即根据搜救中心要求,迅速查看了当地海图及船舶AIS定位示意图,很快就确定了遇险渔民的位置,并很快判定华德2号拖轮距离险情位置最近,并且附近没有暗礁,也没有其他船舶抛锚。陈为好当即联系华德2号拖轮船长,迅速起锚赶赴渔排进行营救。
狂风巨浪致渔民无法登船
6月13日零时25分,华德2号拖轮到达险情渔排附近。十级大风把暴雨刮得像鞭子一样抽打着船壳;两米大浪把几百吨重的拖轮折腾得忽上忽下。船上6名船员相互配合,调整船位,稳住船身,逐渐把拖轮向遇险渔排靠近。
几经努力,船员顺利将救生圈投掷到渔排上受困的渔民手中。渔民将救生圈套在身上,准备登上拖轮离开,但是剧烈起伏的拖轮和渔排成了渔民面前不可逾越的“鸿沟”——— 拖轮船头离水面超过3.5米,而渔排高度离水面也有1米,巨大的高差加上起伏的浪涌致使渔排和拖船之间反复开合,木板撞在护舷上嘭嘭作响,渔民和船员都没办法靠近。一次、两次……半个小时过去了,遇险渔民仍然不能成功登船。
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甲板上3名参加现场营救的船员把嗓子都喊哑了,受困渔民的体力也渐渐不能支持了。怎么办?船员罗韵思急得泪流满面。
此时,船长毛公兴立即将现场情况通过高频对讲机汇报给搜救中心,搜救中心随即要求:“请你船调整船位,尽力为2名渔民遮挡风浪,我中心即刻派地方公安边防船舶前去协助营救!”
拖轮挡浪,边防船舶救出渔民
1时10分,公安边防船舶根据探照灯的指引,很快赶到了遇险位置。华德2号拖轮立即调整位置,将船身横在渔排的外侧,利用船身为公安边防船舶挡浪。
拖轮挡浪之后,渔排晃动明显减轻,公安边防船舶看准时机,很快靠近渔排,几分钟后,成功将2名渔民救起。
凌晨2时,华德2号拖轮又回到锚地重新下锚,继续防台避风。据介绍,作为惠州市海上搜救中心重要的社会救援力量,华德公司船队所属的“华德1、2、3”3艘消拖两用拖轮除完成公司正常的港作任务外,依靠其马力强劲、机动灵活的特点,多次参加海上营救任务,受到地方海事部门的认可和赞许。
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通讯员何 望
新闻推荐
安墩哥19年办了479场公益演出 惠东安墩林惠平自掏腰包办美丽安墩歌友会,丰富乡亲生活
林惠平。林惠平带领乡亲一起义演。歌友会吸引了不少居民来观看。林惠平生于1976年,惠东安墩宝安村人,1997年开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