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0% 惠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企业向高端化发展

惠州日报 2017-06-20 03:24

通过“机器换人”,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完成10亿元产值只需350名工人。 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过去完成10亿元产值需要1900名工人,如今通过“机器换人”,只需要350人;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专利技术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被认定为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而这,只是惠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惠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企业向高端化发展,加快聚集先进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加快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日前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对此,惠州市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积极建设和扶持新型研发机构,高标准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扶持和创建众创空间,并将于6月22日~24日举行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今年力争机器人应用企业达100家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惠州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72.9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1.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1.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54.2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1.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为转换发展动力,惠州市大力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数据显示,2016年,惠州市推动375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组织151个项目申报并获得2.2亿元国家、省、市级技改专项资金扶持。

据介绍,惠州市今年将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争推动4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在机器人应用推广方面,惠州市将进一步促进生产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力争机器人应用企业达100家。

惠州市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去年培育46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惠州市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增50%,突破700家。据了解,今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中。

建成新型研发机构9家

为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成功与产业、市场的“联姻”,大亚湾开发区从2011年便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成立以来,为当地20多家石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每年为企业节省研发经费达3000万元。据市科技局统计,惠州市目前已建成新型研发机构共9家,另有一批正在建设。

政府搭台,高校和企业唱戏。6月22日~24日,首届科交会将在惠州举行,将成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共有近300所海内外高校参会参展,展览和推介近万项科技成果。科交会突出交易功能,目的让高校和企业强强联合,使高校实验室中“高大上”的实验成果变成工厂里、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

力争今年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增15%

去年5月,惠州市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走知识产权强市的创新发展道路成为了不二选择。去年,惠州市企业获得十八届国家专利优秀奖5项,广东专利优秀奖1项,获奖数量为历年之最;新增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各2家,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目前惠州市国家级优势和示范企业达9家,省级28家。按计划,今年惠州市将继续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力争2017年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5%和18%以上,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惠州市将加快发展市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专利联盟,力争实现运营平台和专利联盟的突破。

惠州市还建成众创空间22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累计引进394个孵化团队和项目。本报记者游璇钰

新闻推荐

惠州市政协组织港澳委员调研港资企业

本报讯(记者杨剑辉通讯员蔡剑斌)昨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秘书长罗庆云带领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部分港澳委员到港资企业天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