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要有度午睡有好处 市名中医教三伏天科学养生
不知不觉,在一阵阵随时变脸的夏雨中进入了夏至。夏至过后一段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这也将迎来一年最热的气候。祛湿、除燥、安神……身在潮润、闷热的广东,人们怎么也绕不过一个话题:养生。惠州市名中医、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洪介绍,夏至是养生的好时机。
午睡可预防冠心病心梗发生
俗话说“热在三伏”。从中医角度讲,夏至时,阳气达到极致,阴气开始产生。因天气炎热,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变大,阳气散发较为旺盛,消耗过多则会使人体阳气处于内虚状态,阴气届时趁虚而入。因此,夏至养生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大帮助,也算个好时机。
天气炎热,人们的口感倾向于解暑。但陈洪提醒,人们夏至养生应注意“助阳”,预防和调整阳气散发过盛而引起气血两虚和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尤其对体质虚寒的人来说,平时怕风冷,电风扇吹不得,空调温度稍微低一些就会觉得冷,夏季如过多服用凉茶等寒凉食物,或长时间吹空调,容易使肠胃功能相对减弱,出现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危害健康。“都需要适量,适可而止。”他说。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丰富的夜生活让不少城市人都在零点后睡,甚至是凌晨一两点。陈洪提醒,这也是“损阳”的表现。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半夜相当于冬至,阴气最盛;正午12时相当于夏至,阳气最盛。中国人特别强调老年人要睡子午觉,就是子时和午时,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时辰;半夜12时至1时是子时,这是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时间;中午11时至1时是午时,是阳气最胜,阴气初生的时候。他建议,夏季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因此,夏天最好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对养生极其有益。
温补后嘴苦喉咙痛,说明进补过了
“很多市民担心,这个季节吃热气的食物会上火。夏至时节适当吃些温性食物,如羊肉、鸡肉等,可以助阳,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更为适合。”陈洪说,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也是与中医医理极为合拍的养生经验。
此外,陈洪提醒,夏至岭南一带民间还有吃荔枝和狗肉的习俗,认为夏至这天可以祛邪补身。无论何种温补食物,如果吃了之后发现嘴苦、小便黄、喉咙痛,就是进补有点过了。这时应停止进补,观察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虚寒体质的人停止进补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不用特别用药。
同时,夏天来临,各种清补凉特别受欢迎: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还有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一不小心贪口,容易吃多。体质虚寒的人要特别注意,在解暑祛湿的同时避免过度寒凉。
本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李连君
新闻推荐
筑巢引凤用好专业人才建设特色专科 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人才兴院”战略构建粤东精神卫生医疗高地
市二院致力打造粤东区域精神卫生医疗高地。坐落于菱湖畔的市二院。市二院环境整洁。市二院一景。李菲接诊来访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