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喝水竟成为他的难题 原来是患上特发性震颤,患者经中山一院治疗恢复功能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艳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20多年前,韩伯写字会出现颤抖,但忍忍就这样过了;12年前,尤其是手握东西时震颤明显加重;今年,他已发展到连拿起杯子喝水都难以完成。近日,他求助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刘金龙教授团队,经诊断,韩伯患上的是难治性特发性震颤,在专家团队为其成功实施丘脑底区后部(PSA)电刺激术,并创新采用PSA靶点代替传统丘脑腹中间核(VIM)靶点,显著改善了患者震颤症状。据公开文献报道,这是华南地区首次运用丘脑底区后部(PSA)电刺激术治疗特发性震颤。
中山一院刘金龙教授团队在接诊韩伯后,对他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和多次科内讨论,并同国际顶尖神经电生理专家哈盖教授进行了沟通,在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后决定采用丘脑底区后部(PSA)作为刺激靶点,对其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据了解,手术整个过程历经5个多小时。经过术后恢复,韩伯可以和常人一样写字、喝水,手已经不震颤了。
据刘金龙介绍,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可达4.6%。目前药物治疗只有不到半数的患者能够改善症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疗效越来越差,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已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的首选方法。
新闻推荐
昨日,中山城,年轻姑娘换上了汉服、和服,撑着油纸伞,走在具有异国风情的街区道路上。本报记者孙俊军摄本报讯(记者黄启艳)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