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 市红十字会首批为市行政服务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学校等应急救护点单位配备3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
本报讯(记者 徐钧钻 见习记者 陈家浩 通讯员 罗泳鸣)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当日上午,中山市AED应急救护点暨公交车配置应急包启动仪式在中山博览中心举行。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袁永康出席活动并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应急救护点揭幕、公交车授挂应急包。据悉,市红十字会首批为市行政服务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学校等应急救护点单位配备AED机30台,为中山公交集团公交汽车配置应急包3000个。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是制止猝死的有效办法。市红十字会透露,中山市配备这批自动体外除颤器还将链接120急救指挥中心,当所在场所的工作人员遇到突发情况,使用该设备的第一时间还即时通知医疗机构,第一时间派出医护人员赶往现场。
疫情发生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向市民提供预约服务,每天预约办事的群众就有700-1000人次,实际办结事项3000多件/天,人流往来相对集中。此次市红十字会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捐赠配备的5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将分别放置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A、B、C、D区和咨询台,以备办事群众的应急之需。
活动现场还摆放了应急避险模拟体验大篷车,志愿者和围观市民一同观看了安全警示视频,体验模拟触电、心肺复苏、AED使用、防毒面具使用等环节,在体验中学习应急知识。
新闻推荐
逆风而上,用专业与热情守护一方平安 回顾中山市战疫护理人员的最美瞬间
一批又一批的最美“逆行者”,舍小家,顾大家,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安宁。己亥末,庚子春,新冠疫情蔓延,抗疫战争打响,中山市一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