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企业施义举 “泰兴号”清代沉船190余件瓷器入藏国家博物馆
据介绍,“泰兴号”沉船为清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尼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上货品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这艘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2万件该沉船的出水瓷器。
泮庐集团负责人郑长来接受采访时透露,此次向国家博物馆捐赠“泰兴号”清代瓷器,希望发扬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助力海外流失中国文物归国返乡,并以此纪念中国古代先民不畏海路艰辛、依靠智慧和坚韧,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民族精神。
王春法强调,水下沉船文物资料,作为代表中国古代海洋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物证,是国家博物馆重要的藏品体系之一。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这对于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方式、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主题研讨会上,丘树宏围绕Silk(丝绸)、China(陶瓷、中国)、Tea(茶叶)3个英文单词,阐述了丝绸之路人文探源的独特作用。丘树宏指出,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贸易之路,而且是文化交流之路。值得留意的是,香山在历史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颇深。旧时的香山包括现在的中山、珠海和澳门,其以十字门为地标,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郑和下西洋、中国人走向海外和西方人到中国的必经地。
丘树宏建议,要重视“泰兴号”及其文物的人文探源,可以沿着“泰兴号”经过的国家、地区和城市开展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根据相关史料拍摄影视剧或纪录片,创作戏剧或纪实文学等。
市政协秘书长仇婉萍参加活动。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持续发力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过桥贷”帮企业减负超亿元
本报讯(记者黄凡)今年上半年,中山市积极发挥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其中仅过桥融资贷款就帮企业减负超亿元。市金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