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基本成型 300个微观监测站让污染源无处遁形

中山商报 2019-08-27 17:39

本报讯(记者 唐益 通讯员 肖欢欢)17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中山市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二期项目已通过专家验收,新增的200个环境空气质量微观监测站正式上线,高密度覆盖全市的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基本成型。

据介绍,中山市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建设项目在2017年启动。2018年2月,大气网格化监管系统第一期完工,在中心城区、主要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重点工业园区等科学布设了1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今年上半年,在现有传统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基础上,中山市按2×2平方公里网格布点,再新增2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高密度覆盖全市的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基本成型。

300个环境空气质量微观站在实现全方位监控中山市大气污染分布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数据平台和手机APP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集成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实时图、污染趋势变化图、网格员分布图等,提高源解析精度,精确找到污染来源。

“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各微观站作为24小时"蹲守"的"片警",通过监测局部污染造成的站点数据突变情况,实时发现微观站附近污染源,并将报警信息上报至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系统上线以来已经成功识别多起局部污染案例。如太和路网格站点、金港酒店网格站点、大涌-依露琦制衣网格站点等站点,附近曾发生局部污染,系统有效指引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污染处置。此外,网格化监管系统结合国控站点数据,还有效识别出了紫马岭站点东南方向木炭烧烤污染问题。网格化系统结合数据分析手段解决恶臭以及其他污染事件来源等,真正实现了应用大数据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监管辅助决策的作用。

新闻推荐

中山市全面推行车险电子保单

本报讯(记者夏亮红通讯员刘洪希)市公安交警支队近日发布消息:本月起,中山市车险投保、承保、理赔等正式进入全面电子化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