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路

中山日报 2019-04-27 04:37

他并不是孑然一身。院子以外,十里远的小镇上,有他年已花甲的独生女儿,与他在时光里相守和相望……

□曾林锋

树和树皮搭成的两间棚房,一样的低矮,东边一间长、西边一间短,中间隔十米宽的水泥地坪相对望。北面一垛长长的、一米来高的干柴堆,覆盖一层芭蕉叶,与南面一溜细竹竿交叉相连的篱笆,一般的高矮,也一样隔坪相望。这东西南北的两两对望,就围成了一个四合院。

院子中间的水泥地面,一“坪”如洗,既无苔痕上阶绿,也无草色入帘青,但清清爽爽、坦坦荡荡,无杂草、无尘土、无闲物。纸盒、塑料袋、饮料瓶,这些丢手就成为现代垃圾的事物,仿佛遗忘了这方院落。院子外,一圈芭蕉林,和一些胡乱疯长的草们,年复一年地更换岁月不换模样,也仿佛年复一年地隔断了,这院子与外面桑田高楼的人间变幻。

院子的棚屋里,有一位耄耋之人独居。他妻子去世了三十多年。但他并不是孑然一身。院子以外,十里远的小镇上,有他年已花甲的独生女儿,与他在时光里相守和相望。相望很远,相守就只在心意之间。这相守相望,也不知道还能多远,远近都在老人的岁月尽头吧。

在每一个愉悦,或者孤独,或者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清晨,或者晌午,或者黄昏,或者月夜,老人会下意识地向外望去吗?如果他望去,眼里尽是芭蕉林和蓬草。如果他再抬头往上望去,有高楼、有天空,也只有高楼和天空。这时会否也有人,从高楼、从天空,望过芭蕉林,望过蓬草,望向这仿佛世外的院子吗?相守也好,相望也好,就算都没有,也是一种人生,比如这位独居老人的人生。但如果与世真的隔绝了,那人生,就不为其人生了。

幸好这院子,还有一条小道和一座小拱桥,通向外面。

院子西边短棚屋这一侧,与竹篱笆尽头交接的拐角处,有一扇篱笆门,像跨栏的栏一般高矮,门上常年挂一把弹子锁。这把锁,其实无关君子和小人的寓意。锁开与锁闭,是老人出出入入的一次次记录。打开这扇篱笆门,往前三五米,左转有一条小道,往右转,三五米之后就是路的尽头,断头在芭蕉林里!老人与外界的互通,只有这扇门外再左转的这条小道。

而小道,对于老人来说,是艰险的。

小道的路基是一条土埂,由芭蕉地突兀地拔高一米左右,路面浇灌一层水泥,宽也一米左右。小道在芭蕉林里蜿蜒,很清晰地与芭蕉地,与芭蕉地里的水沟、泥沼分出高低层次。但这小道,经历了三四十年风吹雨打后,早已不复当年的完整和踏实,就像老去的人,步履不免蹒跚。土埂坍塌的地方,小道不足半米宽;水泥路面斑驳的地方,或者裸露出泥土,或者用石块、砖头随意填充,更显小道的坎坷和不平。小道长百余米,路旁无灯,其实早已人迹罕至,因而保持多年失修的面目。就算刻意不早出和晚归,院子里的老人,要走过这百米小道,又何其艰难。

更何况百米小道尽头,通向外界的是,且仅有一座更为凶险的小拱桥。

小拱桥用钢筋水泥建成,桥下是一条水涌。水涌七八米宽,是当年村子里船儿出入的重要水道。而村子当年,颇有水乡风光。为保障船儿畅通,小拱桥修得圆拱拱的,像月牙倒扣在两岸,这使得桥面非常陡峭。小桥的简陋,桥身裸露的钢筋,或断裂或缺失的水泥护栏,显示小桥年代的久远。三五十年了吧。小拱桥上长满了青苔,在夕阳的映照下,像极了老年人的老年斑,顽固地渗入桥面。这样的桥面,不沾水也滑,沾水就更滑。

小拱桥和百米小道,其实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但院子里的老人,还得在自己的舞台出将入相。他的小院子,也没遇上桑田起高楼的机会。于是,老人越来越蹒跚的双脚,踏过越来越斑驳的小道,迈过越来越陡滑的小拱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动他的日子。

日子可能会被忽略,小道和小拱桥终会被抛弃,但老人和老人的院子,终究没有被遗忘。并不是有人从高楼、从天空,看见了老人和院子,只是因为老人和院子,还有那见证了几十年岁月的小道和小桥,一直装在一些人的心里:这人和这路,都是世上一起走过的。

一个方案,或者说计划,在这些人心里酝酿:一个人走,也要路,一个人走的,也是路!那就修一条路,让老人一个人走吧。2018年冬,钱筹齐了,干活的人也报名了,万事俱备了,冬风很厉害的那几天,这个方案就正儿八经地实施了。

一帮人先将芭蕉树和荒草铲除,开辟一条路坯。然后在路坯下桩。然后把路坯整平、夯实。然后在路边埋下路石。然后运来渣土和石粉。然后一层一层铺上去。然后,然后这条三十米长、一米五宽的小路就修好了。小路笔直,平整,有微微的坡度。小路从老人院子里,那垛长长的、米余高的干柴堆旁,直通村边宽阔的马路。

这帮人还说,以后找机会为这路浇灌水泥,在路边装路灯。

这路,为老人一人而修,在港口镇大南,公平村。老人的院子通向外面的路近了,平了,听说老人很高兴。老人院子里那扇跨栏的栏一样高的篱笆门,还会推开吗?篱笆门上那把弹子锁,继续无关君子和小人的寓意,也不会再记录老人的出出入入。

修路的这帮人是谁呢?是大南中学校友会义工队的义工。大南中学是港口镇的大南中学,港口镇是中山市的港口镇。至于计划修路的那几个人,就不提他们名字了,怕他们不好意思写在文章里。其实,真做了好事的人,也未必在乎别人提起。

新闻推荐

中山拟6月1日启动 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 设置1年过渡期,快递、外卖采用辨识度高的专有涂装

南方日报讯(记者/何伟楠)4月25日,中山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