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势 做好新旧产业文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 2019-03-28 06:39

聚享机器人(中山)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智能设备。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摄

近年来,中山市大力推动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图为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运营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上马信息化管理系统后,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菱威力”)管理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迅速提升,焕发出新的活力;积极布局5G产业,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宇通讯”),正在以5G基站天线等拳头产品抢占世界通讯行业发展先机……

传统制造业企业依靠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实现管理手段升级,获取新的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紧紧抓住自主创新的核心基因,引领打造高端产业集群。这正是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背景下,中山“新”“旧”产业发展新局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山市大力推动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以日益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助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山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强增量”并举,努力做好“新”“旧”产业融合发展两篇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郎慧

A存量变革

转型升级启动管理技术革命

东菱威力是中山市传统制造业企业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的前身是“中国洗衣机大王”——中山威力洗衣机厂。目前,东菱威力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洗衣机、微波炉、冰淇淋机、啤酒机等“白色家电”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制造企业,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一家大型的家电制造企业,东菱威力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但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和市场需求,企业必须面对一个挑战——如何消化、优化强大的生产能力?东菱威力亟须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抢抓机遇,占领市场。

2011年,东菱威力开始探索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向“两化融合”要生产力优化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的集成一体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东菱威力通过信息化建设,重点搭建了统一营销渠道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了厂商信息一体化与订单协同、业务自助,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优化和固化公司内部营销管理业务运作流程,实现了智能化、流程化的销售业务过程管理;实时、全面掌握渠道分销与库存数据,为公司管理者的渠道营销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防范经营风险。

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企业决策只能靠管理人员“拍脑袋决定”的情况,提升了企业管理决策水平。

用四年的时间,东菱威力主动实施“两化融合”,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逐步完成了由传统制造业向创新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两化融化项目实施前后,东菱威力产能增长率由0.12%增长至31.03%,营收增长率由0.1%增长至26.71%,毛利率由11.5%增长至18.44%。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正是“两化融合”的深层要义。2018年5月,中山市经信局联合社会资源牵头打造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多中小制造业企业提供“两化融合”公共服务。

3月28日,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挂牌运营。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首席运营顾问王新强表示,“两化融合”实现了企业产、供、销、财各环节数据的互联共享,为公司的生产计划、销售决策、财务核算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公司各业务实现高度协同,不仅大大提升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提高了各环节工作效率,同时还大幅压缩了生产成本。

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传统产业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顾问,这个顾问帮助企业发现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改良优化的方案,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B增量崛起

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优势传统产业的存量,还有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量崛起,两者融合发展、齐头并进,这就是中山产业经济发展中“新”与“旧”的哲学。

通宇通讯成立于1996年,是中山市土生土长的老牌科技型公司,同时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典型企业代表,专业从事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等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

经过20多年发展,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沃达丰、爱立信等通讯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在其客户名单上。2016年正式挂牌上市,当年销售额达13.8亿元。

通讯行业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倒逼着企业深入开展自主创新。通宇通讯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段铸表示,当前,世界通讯行业已经进入“5G时代”,天线产品仍是通宇通讯抢占行业发展先机的重要核心产品之一。实际上,早在2015年,通宇通讯就着手研发5G基站天线,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对5G基站天线最核心的MassiveMIMO(大规模阵列式天线技术)进行攻关。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宇通讯”)火炬开发区小隐厂研发大楼内,75米大型室内远场暗室已于2016年11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全球通讯行业最大的微波暗室。

“可测试的技术参数区间非常广,精确度很高。”段铸表示,这间暗室的测试频率范围、屏蔽效能、景区反射电平、增益稳定度等天线核心性能指标能力,在行业内已经处于绝对领先水平。作为对高标准研发投入的回报,2017年,通宇通讯基站天线出货量排名已跻身全球前三,产品也供应给相关设备商在国内开展5G试验组网。

与通宇通讯布局5G产业不谋而合的是,去年8月,为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山市发布了《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三大产业行动计划。按计划,中山市将用5年时间打造三个超千亿高端产业,即到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1500亿元,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200亿元。

根据此次出台的《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将立足中山特色和优势产业,对接广州、深圳,打造珠江西岸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网络、集成电路、物联网等八大领域,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增资扩产,激励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通宇通讯无疑将成为这一五年计划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像通宇通讯一样的实力本土企业,也正通过不断自主创新,打造中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中山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5年蓝图已然展开,正在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服务升级

走向精细化织密产业公共服务网

产业升级,离不开服务升级的助力。

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要求,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质。

最近,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单位——重庆猪八戒网,正联合中山市经信局筹备一场镇区服务推广活动,活动的主旨就是向中山市灯饰生产企业推广线上工业设计服务,助力其转型升级。

2018年7月中旬,中山市经信局与重庆猪八戒网签约,正式联手打造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合作协议,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方,猪八戒网将提供线上、线下两部分建设工作,即完成八戒城市中山站的搭建和中山市互联网+共享产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去年11月底,中山“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挂牌运营。

猪八戒网华南大区城市项目事业部城市总监于晓莹表示,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为中山市工业企业搭建起了一个工业设计服务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为人才与雇主搭建起沟通对接的桥梁,形成了工业设计服务的网上“双边市场”。在运营这一公共服务平台的过程中,猪八戒网整合线上线下专业人才资源,提供大数据服务,实现人才与雇主精准无缝对接,输出“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还是前述的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都是中山市打造产业服务支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山市经信局一直致力于引入、整合社会专业化服务资源,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从价值创造、嵌入、服务等层面,在科技孵化、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智能制造、检验检测、品牌营销、认证服务、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各产业企业发展的“共性难题”。

2016年起,中山市经信局联合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黑子信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聚享机器人等企业,陆续合作打造了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共享机器人打磨抛光公共服务平台等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领全市中小企业向社会“借脑”“借力”,发力转型升级。

2018年12月21日,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宣告成立,这也标志着,中山市打造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正式告别“单打独斗”模式,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之间开始联手,正在推动服务链走向融合升级,进一步织密产业公共服务网,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精细化的公共服务。

中山推动四大产业行动计划

◎《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

目标

1.到2022年,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到5家;建成5个以上公共服务平台或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2.到2022年,实现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的骨干企业5家,推动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建成5个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大创新平台。

3.到2022年,实现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2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健康医药龙头企业2家,在优势领域建设1—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

4.到2022年,营收10亿级企业达80家,年产值1000亿级产业集群4个以上,建成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0家,引导18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左右。

■样本

康方生物:专注自主研发炼就“硬核”实力

肿瘤免疫治疗抗体药“AK—104”和“AK—105”,是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方生物”)研制的抗癌新药。3月22日,该公司首席科学官李百勇告诉记者,这两款药物即将赴美开展临床试验。这不是康方生物第一次走出国门去开展新药试验了,2017年,康方生物就曾到澳大利亚开展抗体药物试验。

投入大、周期长,人才和资金密集,是创新型生物医药行业的特征。据悉,康方生物已于2018年10月完成了C轮融资,这是继公司在2015年完成A轮融资,2017年完成B轮融资后,又一次获得顶尖专业投资者的青睐,彰显了其在国内创新性抗体药物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新一轮融资将继续支持康方生物推进数个创新抗体药物产品的国际、国内临床研究。

能够持续获得风险投资人的关注和信任,需要企业拥有“硬核”实力。康方生物掌握着行业领先研发技术,这对于资本市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李百勇介绍,2015年底,由康方生物研制的“AK—107”抗体新药,以总额2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国著名生物医药公司默沙东,成为国内第一家将独立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新药授权给全球顶尖制药巨头的企业。

“对于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地域性特征不太重要,掌握国际尖端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李百勇介绍,康方生物专注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抗体新药,在全球首创双特异抗体新药“AK—104”项目,目前该项目仍在研发中,实验成功后,能大大降低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未来新药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后,也将大大降低抗体新药的价格。据悉,该项目还入选了“2017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2012年,四位海归博士创建了康方生物,转眼间企业已经扎根中山7年。“这些"走出去"过的人拥有着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不仅掌握行业最前沿的动态,同时也具备国际视野。”李百勇介绍,如今,康方生物构建了一支专业互补的管理团队,建立了一整套成熟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

李百勇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康方生物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也正在积极寻求与港澳企业、高校之间的技术合作,希望通过更加紧密的人才和技术交流,提升产品竞争力,让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观察

“一招通用”:

建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助力新老产业

3月28日,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运营,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也即将启动平台建立以来的首场镇区推广活动。

采访中,中山市现有的多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范畴大都不受产业领域的局限,换句话说,无论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升级改造,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需求,都在平台服务范围内。

这也正是中山市重点打造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的初衷。目前,中山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转型发力的重要阶段,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起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打造一套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可以“一招通用”,同时服务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最节省资源、效率最高的做法,可谓事半功倍。

从中山市去年发布的四大产业行动计划内容中,也不难发现这一规律。无论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还是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都将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云平台等创新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列为重要支持政策。根据规划,市经信部门将对建设相关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根据平台建设投资额、平台为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的合同额、实缴注册资本等指标,按照比例给予奖励,或给予一次性补贴,以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目前,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均已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为中山各领域各类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技术服务,解决它们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难题。这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运作,正在将不同产业领域、不同发展规模的中山企业拉进同一生产场景,企业从平台获取公共技术服务,获取发展壮大的后续动力。

如今,曾经“单飞”的各大平台已经组成服务联盟,以服务助力产业,成为中山产业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加速器。从更加宏大的视角来观察这场革新,中山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正在帮助中山“新”“旧”两大产业重新布局,推动全新产业经济格局的形成。

新闻推荐

构筑平台 助推湾区要素流动融合发展 中山市通过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平台、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等措施,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

经常有港澳方面代表团来中山考察交流。2018年“中山人才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易创空间创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