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 凝聚脱贫致富“众合力” 湛江边检站推动产业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党建+扶贫提升凝聚力
地保村位于三江县同乐乡东部,分散居住着5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403户。人口数量约1600,其中99%为侗族,常年以外出务工为主。分散的居住环境加上劳务输出型的状况,制约着地保村形成聚集合力,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如何使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力从一处发,推动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成为摆在湛江边检站面前的首要课题。
2019年1月,该站提出了“党建+扶贫”的口号,2个先进党支部,2名支部书记、5名党员先锋队员先后赴三江县地保村与村党总支部结成对子,共同规范党支部制度落实和组织运行,以党建示范带动扶贫工作驶上快车道。帮扶期间,协同村党总支部召开党员大会4次,每月均召开支委会议,坚持书记带头上党课,传达党中央、公安部、移民局党组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思维境界;策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庆祝建党98周年、国庆70周年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11次,制作5期“扶贫攻坚党员先行”宣传专栏板报,让党员亮身份、亮态度、亮业绩,激发全体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陆续推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积分管理、组织生活落实、队伍建设发展、党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有效提升村党总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堡垒作用。
“党建活了,思路广了,干活就更有一股劲了”。2019年7月,地保村支部党小组组长粟秀平来到村民家中通报近期村党总支部扶贫产业援建的相关决定,询问家中青壮年劳动力情况,回答村民提出的政策疑问。经过半年多的党建帮扶下,地保村村“两委”班子队伍全部配齐,并根据党小组实际情况,设置产业政策解答、用工服务、产业技能培训以及教育学习、矛盾纠纷调解等党员先锋岗位,让当地党员干部参与到各个自然屯的产业扶贫工作中,由各帮扶党员干部依据户情,逐户、逐人进行调查走访,精准识别有劳动能力且具有发展产业条件的贫困户,找准症结、靶向发力、因户施策,为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产业计划奠定扎实的基础。从此,无论是党日活动上,还是脱贫助困一线,处处活跃着当地党员干部的身影,群众依靠党组织抱团脱贫的意愿更加强烈。
多方牵头联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扶贫需要扶根,“输血”更要“造血”。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地保村茶叶、油茶、稻米和高山小土豆等农产品的品质较好,是其一大优势。但受到水源不足和高寒气候的影响,农产品产量均不高,且由于山路运输成本较高、市场销路窄等原因,一些农产品无法转变为可观的收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找准产业定位、发展生产力、帮助解决运输和销路等问题成为了该站在帮扶中的又一大目标任务。
“要立足长远发展,就要运用多方力量,推进当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打出产业扶持组合拳。”张春雨向记者介绍道。该站先后2次牵头召开地保村脱贫攻坚交流研讨会,走访协调三江县人大、计量所、市场监管局、三江县供货和物流企业等单位,达成“共谋发展、实事实办、贫困共战”的共识,建立起“资金援助输血+产业支持造血”产业发展方式,投入9.85万元专项资金发展“+1”野生葡萄产业,先后协调计量所援助资金1万元购买30亩归东葡萄苗发放给贫困户种植,协调市场监管局援助资金1.2万元购买750只大坡飞鸡苗发放给贫困户;主动帮助村集体联系三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协调电商上门收购农副产品和养殖场直接回购成品鸡,在电商平台上线销售其农产品,并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发动“消费扶贫”,让民警、家属参与到扶贫公益活动中去,打开销售渠道。此外,该站主动与湛江驻地企业协调,帮助其直接销售了1000斤高山小土豆,解决了其农产品滞销的困境。
截至目前,地保村现有产业为“3+1”产业模式,即茶叶、油茶和优质稻+葡萄,特色产业覆盖贫困人口比例达98.37%,其中茶叶覆盖贫困人口比例93.37%、油茶覆盖贫困人口比例77.35%、优质稻覆盖贫困人口比例96.69%,拥有1个油茶产业基地、1个葡萄产业基地和1个专业合作社,该站联合多方力量,通过直接援助资金“输血”,解决了地保村资金短缺事难办的现实困难,又通过产业发展持久“造血”,解决了村集体收入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造血更需“育才”促进产业长远发展
“挖一个大坑,大坑里上下挖两个小坑,下面的坑放肥料,上面的坑放株苗,肥料一定要与株苗隔开,不能混着一起放在坑里,葡萄株与株距离要在1.5到2米之间,坡度大的地方挖坑时要做壕埂,让雨水养分聚集……”在种植活动现场,该站邀请来的技术员李师傅正在用当地方言向村民进行种植野生葡萄技术培训。该站在考察了多个种植养殖产业后,在前期两茶一稻的产业基础上,选定了引进归东村野生葡萄种植项目,同时请来农科所专业老师到村里现场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动村民将"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党员要更好地承担起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作用。”张春雨跟记者说道。
既要完成造血项目,也要盘活教育引导资源,发挥更多的党员群众成为“生产者”“带头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该站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走访归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联建机制,与村党总支部联合开展贫困户产业技术培训,培养种植养殖能手、技术骨干;协调成立村民合作社,定期开展交流分享会,介绍种植养殖成果经验,形成“专业合作社+村民合作社+农户”教育培养机制;充分挖掘培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派出多名党员群众和骨干到三江县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参观见学,学习农副产品精包装、互联网营销模式等,提升带头人经营思维。
“3+1产业陆续建立起来后,村民们都有了股劲,参与进学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张春雨向记者介绍道。2019年以来,在该站的帮扶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培养5名致富带头人,其中1名获得获得三江县优秀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
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面盘活村集体资产,集聚多方资源推动产业兴建、产业培训、产业发展,带领贫困党员群众抱团参与其中,实现脱贫致富,已成为地保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今在地保村,各种种植、养殖产业蓬勃发展,村民对脱贫的信心更加强烈。
新闻推荐
湛江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混凝土结构完工80% 轮廓初现“海鸟”振翅欲飞
规划图。记者林艳芳摄工人们忙着吊运钢材。工人正在搬运物料。文/记者林艳芳通讯员沈世锋杨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