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洋守闸人风雨不改保一方安澜
[摘要]寻找上洋人民建堤守闸拦海造田的历史印记——
■ 本报记者/冯兆发 周 雅 见习记者/潘静思 李景仪
在美丽的南海之滨,阳西县上洋镇的出海口,有一条古老的拦海堤闸。它一头连着文笔岭,上有远近闻名的古迹文笔塔,一头连着曾辉煌一时的双鱼村冒墩国营盐场。它的建设书写了上洋振兴发展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上洋人民的精神丰碑。有这么一群守闸人,历经一甲子岁月埋藏功与名,只为保一方安澜生产四时丰收。
在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海堤上,记者见到了第二代“守闸五人组”,随着他们的脚步和讲述,还原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曲愚公移山、拦海造田、守堤护闸的英雄赞歌。
激情燃烧的岁月:万众一心铸长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全国人民以高涨的生产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广大农村地区围堰蓄库、拦海造田,掀起了全民水利大会战的高潮。在缺少机械设备的当时,老百姓用血肉之躯和愚公移山的精神,修筑起一条条江河堤坝和水利沟渠。
上洋文笔岭堤闸就是这么一座水利工程。为了彻底治理水患解决粮食生产问题,上洋公社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农业的号召,决定在位于双鱼村的出海口建设一条拦海长堤,并修筑一座潮汐进退可控、排涝及时、渔船可进关避风的水闸,发动全镇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打响“移山拦海、垦滩造田”的农业水利大会战。
当时上洋每个村生产大队派出足够的青壮年劳动力,参加拦海造田工程。老弱妇孺则留守家中完成稻谷、花生、蔬菜的种植任务。人们就近从文笔岭、冒墩村附近取土填海。受限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工程没有钢筋、没有水泥,除了仅有的渔船、牛车等运输工具,上洋人凭借勤劳的双手和壮实的肩膀去铸造拦海长堤。
参加填海的上洋乡民没有工钱,以工分计算劳动,虽然缺衣少粮,但人们并不缺乏热情。工地上人山人海,个个都干劲冲天、斗志昂扬。不甘落后的年轻人争着“担双担”,一根扁担挑起4个装得满满当当石头、泥土的竹筐。
最关键的环节是大堤的合龙,也就是配套工程文笔岭水闸。海堤合龙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完工,更关系到所有“战海人”的生命安危。堵口处水流湍急,投下去的土石均被水流冲走。一筹莫展之际,智慧的上洋人发现堤内外每天都有数小时的水位“平潮期”。于是,他们紧紧抓住每天这珍贵的数小时,依靠人力撑扒,将一船船的石块运送到堵口处,连船带石一起封堤。场面之壮观,几十年过去了,亲历者记忆犹新。(下转05版)
图:文笔岭水闸捍卫着海堤内农田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李凯 摄
记者手记
期待老闸重修
目前,历经60多年的文笔岭水闸正如步入暮年的老者,斑驳的闸体刻下时间的皱纹。文笔岭水闸曾于1971年重建。由于年久失修,原本的两重闸门现只剩外面一重铁门,随着多年风雨的洗礼,水闸的石质桥体因风化逐渐脱落,露出一道道裂缝。
守闸值班室是一栋2层的小楼房,占地面积大概30平方米,室内只有几件简陋床桌,外观显露出岁月斑驳的痕迹。房子临海而建,遇上狂风暴雨,每次都要用几根棒子顶住房门。然而两代守闸人就在这样一间房子里轮值了几十年。
这些水管人员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家生产收入,上级水利部门给予的待遇微乎其微。小组长黄斗欣年工资仅约6000元,其余人员不足2000元。
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目前文笔岭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已纳入《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总体方案》。“升级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拆除旧闸、重建新水闸、新建交通桥,总投资将达4000万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阳江市尚有一大批老水利工程仍在为农村生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老病缠身”而迫切需要迎来“新生”。基层水管人员工作条件极为艰苦,收入微薄,他们的劳动也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换得更多及时稳定的收入。
新闻推荐
蚝农在投放蚝苗。刘再扬陈建华摄■本报记者/梁小可林显军4月11日早上8时,记者来到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码头已经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