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区西胪镇龙溪村大力发展生态富农强村产业 “造血”扶贫带动村民奔小康

汕头日报 2020-06-12 02:55

眼下正是杨梅采摘好时节,潮阳区西胪镇龙溪村山上的杨梅树上,一颗颗杨梅压弯了枝头,建档立卡贫困户徐传如一大早就穿梭在树丛中,忙着采摘杨梅,然后由村里的企业汕头市内八食品有限公司收购或自己拉到市场销售。“我们以脱贫攻坚为动力,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释放生态红利,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强村产业,以"特色农业+资产收益+就业扶贫"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努力将龙溪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驻龙溪村第一书记黄漳宁如是道。

贫困户种杨梅有分红

省定贫困村龙溪村是西胪镇盛产杨梅的“内八乡”之一。走进龙溪村,只见这里青山环抱,村道整洁卫生,河流清澈,群众安居乐业。“龙溪村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杨梅、姜署、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我们在打好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黄漳宁告诉记者,村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民意,采取“扶贫资金+企业经营+贫困户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在汕头市内八食品有限公司投入186万元用于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约定把全部收益的7%用于向贫困户分红,截至2019年12月,已累计向村贫困户发放分红224021元,同时也保证了产业扶贫资金的安全。此外,由潮阳区政府和西胪镇政府负责牵头运营的“汕头市潮阳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体系项目”扶贫工程也投入产业扶贫资金近70万元,首笔分红18684元于去年11月14日发放到村各贫困户手中。

徐传如就是产业扶贫的受益者。他种植有20多棵杨梅树,品种以大粒酥为主及部分乌酥,去年收入就有1.7多万元,还能拿到1400元的分红,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截至去年12月,精准扶贫以来龙溪村产业扶贫资金共投入255.37万元,共向贫困户发放分红242705元,贫困户年人均可增收1402.9元。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4917元,村集体收入增长到15.72万元。

在帮扶单位市审计局、汕头警备区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目前,龙溪村已退出相对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4户172人全部脱贫。

多渠道增收激活乡村活力

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电商扶贫,把汕头内八食品有限公司纳入了“潮阳区农村电商镇(村)服务平台”。黄漳宁告诉记者,电商平台的设立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互联网学习实践的平台,而且平台的一件代发,实现村民们不用囤货、不用占地,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在淘宝、微商等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如今,每天新鲜采摘的杨梅主要销往本地和周边地区,有的还通过物流专线远销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同时,拓宽村民创业空间,带动杨梅、姜薯、水果酒等生产加工发展壮大,让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徐少文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驻村工作队实施就业扶贫,徐少文夫妇就到村企汕头市丽村保洁有限公司从事保洁卫生工作,夫妻俩每月工资1万元左右。每天,他们带上扫把等保洁工具,在村里走街串巷清洁卫生,为家园的美丽辛勤付出。虽然又脏又累,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实施就业扶贫以来,龙溪村通过培训技术、建设产业项目、利用企业用工需求、产业扶贫雇工等渠道解决了73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使贫困户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进入后脱贫时代,关键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我们谋划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深挖潜力,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黄漳宁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多地支持龙溪村的发展,让更多优质的农业项目前来落户,激活农村经济活力,带动村民奔康致富。

本报记者刘文钊

新闻推荐

代表委员献计献策 开足马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扛起经济特区使命担当,坚持以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