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守护者詹国境:扎根海岛十一载 燃烧青春为岛民

南方日报 2020-05-08 06:18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编者按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近年来,随着“三支一扶”计划(即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扎根基层。他们大大促进了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并逐渐成长为基层组织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高校毕业生典型。南方日报今起推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系列报道,传递他们的青春力量。

詹国境在汕头市南澳县当医生已经11年了。

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间,他就希望为基层卫生事业做点贡献。完成学业后,他果断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并顺利来到了汕头市南澳县人民医院进行支医服务,成为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到南澳县支医的高校毕业生。

这些年来,他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好海岛人民的急救保障;坚持门诊看病,运用自己中医专业的知识,守护海岛人民的健康。支医期满后,他被聘用为医院正式职工,继续为海岛人民服务。“我暗下决心,以更好的工作成绩和努力来回报大家。”詹国境说。

在服务基层中历练成长

从“三支一扶”志愿者到南澳县人民医院医师,詹国境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自己的青春,守护着海岛居民的身体健康。

“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一开始来到县城,心里还是有落差。”詹国境说。与此同时,他心中对“三支一扶”计划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学生应当深入基层,到人民真正需要的地方,在服务基层中历练成长。”

詹国境很快克服了居住饮食条件差、语言沟通不畅等难题,在医院120急救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他还自愿参与到120急救工作中。

南澳县人民医院的120急救中心承担着整个县的院前急救工作,但在海岛上,各个镇之间的距离较远、部分村庄分布在偏僻的山坳、路面年久失修等现实情况,意味着每次出发,往往都是一次长时间的颠簸,若是转运危重病人,还需要去码头坐船赶赴汕头市区,来回一次就要半天时间。

对于需要密切关注病人情况,但自身又晕车晕船的詹国境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急救任务说来就来,而且经常在半夜,精神长期紧绷,睡眠也会受到影响,整夜没得休息也是经常的事情。”詹国境说。

曾经有一次半夜转运一个危重病人,詹国境一路上一刻不停地手动按压呼吸气囊维持其呼吸功能,并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最终顺利完成转运。“整个人累得都麻痹了。”

工作任务繁重,詹国境几乎全年无休,只有等到春节的时候,才能回老家几天。口中说着累,但他一干就是十一年。有一次他因劳累过度反复胸痛3天送医院住院,好转后很快就出院自我疗养,2天后又继续值班。

中医诊治疗效获群众好评

工作之余,詹国境不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他也会在闲暇时到其他科室“偷师”。

“来南澳支医时,我就随身携带了大学的所有医学教材,并陆续购买了很多医学类经典书籍,坚持医学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医学素养和医学知识。”詹国境说。

由于120急救保障工作繁忙,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诊室供岛上居民看病。在医院职工的要求下,詹国境先是借用120办公室,为医院职工看病,他的医术获得认可后,职工又叫上亲朋好友来看病。随着詹国境的口碑逐渐传开,慕名而来的病人日益增多。

“每周一至周五早上,我都会坚持坐诊,遇到急救任务便出诊,日门诊量少则十多人,多则二三十人。”詹国境说,由于是在做好120急救保障工作之余为海岛居民看病,很多病人不知道医生的姓名。

如今,随着基层医院的不断发展,南澳县人民医院也迎来发展机遇。新建大楼、仪器更新、引进人才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医院发展日新月异。

“相比10年前,南澳县经济旅游文化也快速发展,南澳大桥连接海岛与大陆,公路建筑全部焕然一新,基层变化太大了。”詹国境说。

今年2月底,面貌全新的南澳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指挥中心全程采用信息化管理,加速形成岛内15分钟急救圈。

不久前,一名12岁的小女孩在海边游玩时,不慎被风浪卷入大海中,救上岸时已经昏迷不醒。詹国境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争分夺秒抢救小女孩的生命。终于小女孩有了呼吸和心跳,但病情仍不稳定。

詹国境与其同事当机立断,与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取得联系,紧急启动“绿色通道”,仅用半个小时,他们就顺利将小女孩转移,争取到极其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如今小女孩已经痊愈出院。“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无价的,我为挽救一个个生命而感到自豪,我的青春将为此而燃烧。”詹国境说。

南方日报记者陈理

新闻推荐

粤东观察“五一”小长假粤东市民出游要尽兴更要安全

潮州古城区内的牌坊街汕头南澳岛上,从金澳湾海丝文化广场眺望大海,美景尽收眼底统筹:羊城晚报记者王漫琪文/图羊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