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南海I号”等入选
世界水下考古经典之作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的国内文博考古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5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布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分别为: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其沉没地处在广东中部通往西部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也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在文物、船体、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巨量外销瓷、大量手工艺制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及众多金银铜货币的发现,显示了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已涉及到海外贸易体系当中。
考古专家认为,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工作前后历经近30年,从水下调查、整体打捞到发掘保护和公众展示,是世界水下考古界的经典之作,也见证了我国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水下考古学科的发展历程。
出水文物精品18万余件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此次入围终评的唯一水下考古项目,也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此前,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曾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水下考古项目。
从1987年发现古船,到2007年整体打捞,2014年全面发掘保护,再到2019年船舱内文物挖掘完毕,“南海I号”的水下考古工作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南海I号”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使用巨型钢沉箱将800多年前的南宋古沉船从海底整体打捞上岸,于2007年成功移入位于阳江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保存。2014年,“南海I号”开启沉船保护发掘,至2019年8月,完成船舱内文物的清理工作,沉船中出水文物精品达18万余件。
“水下考古的科学化是近代的事情,而水下考古多学科的结合,是中国考古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三十多年的努力成果。这个努力成果的集中体现就是"南海I号"项目。”“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家评委、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在点评“南海I号”项目时表示,“本来我们可以派人潜到水底,把船上的东西打捞上来就可以了。但我们是研究历史,要向世界呈现沉船当时的那段历史。我们把"南海I号"整体打捞上来,这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是非常突出的。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国家是不惜重金、不惜代价的。”
(宗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德鹏)为做好“五一”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昨天上午,副市长陈武南带队到南澳县开展“五一”节期间渔业船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