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澄海莲下的潮商王建旭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商场长袖善舞 外交多有建树
王建旭
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槐泽乡里,是一个贤达辈出的地方。少年时大陆知青,青年时香港商人,成年之后,任几内亚比绍外交官,现已成为不负众望的南非侨领,并出任《南非华人报》社社长,王建旭半世足迹遍及亚非,他的经历堪称传奇,引人神往。
经营药材获利颇丰
至今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潮汕话的王建旭,1955年出生于广东澄海,祖父侨居泰国,家庭背景有着浓重的侨色。1975年王建旭在家乡高中毕业后,下乡到湛江雷州林业局林场当知青。1977年,恢复高考时,王建旭考进广东的一所农学院,有了一圆大学梦的机会。1980年,王建旭获得了定居香港的许可,他怀揣着一百多元人民币,和妻子一起走过了罗湖桥,来到了香港创业。
从1984年起,以打工挣得辛苦钱积累了初步的资金之后,王建旭开始经营中药材生意。当时,由于港澳台同胞和东南亚华人在生活安定之余,对于保健养生的人参、鹿茸等中药补材需求量颇大,王建旭就看准了这个商机,北上东三省采购出自长白山的中药材运到香港出售,果然获利颇丰,很快就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踏入南非紧握商机
在南非国门刚刚洞开之际,王建旭踏上了这片气候温和、资源富饶、国民经济千疮百孔而又百业待兴的国土。新一代海外华商起步,大抵选择经营轻纺产品或传统的中餐馆。王建旭刚到非洲,首先做的生意同样也是服装和轻工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牛仔服、牛仔裤风靡全球,黑人消费者对于牛仔装均到了痴迷的地步。当时南非货币为兰特,1兰特约可兑2港元,而一条牛仔裤,香港定货价仅30港元;而当时服装生意的市场,远不止南非一国,与南非接壤的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莫桑比克等国;王建旭看准这一商机,又在当地注册了一间公司,服装生意干得越来越红火。
后来,王建旭又投资开办加油站、中餐馆,为充实南非市场、促进南非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独具慧眼开报关行
在当地服装市场利润转淡之后,王建旭又果断决策,转而另辟天地,进军报关业务,与友人刘承雄合力开办了华联报关行。
1999年前,在非洲的华人办报的不多,仅有两份华人报纸,看到非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却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所以王建旭决定办报,在1999年元月《南非华人报》应运而生。
当年10月,成功推出电子版,进入国际互联网,一时之间《南非华人报》成为当地华文报刊的后起之秀。
搭建中非交流桥梁
上世纪90年代,在非洲大陆的资源出口中,木材占了重要地位。此时经营非洲木材立即成为王建旭的关注点,几经调查后,一个地处热带林木资源丰富的西非小国几内亚比绍跃入他的视线,遂决定去该国一闯。
王建旭荣任几内亚比绍驻南非约翰内斯堡领事多年,他为几内亚比绍开拓外交,引领华人资本进入西非国家。他曾多次自己出资安排比绍政府要员多次赴香港、澳门出访,引导敦促,为中国与几内亚比绍的重建邦交搭建桥梁,为中国与南非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经常应邀出席两国的重要活动。
中国与南非建交后,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2001年,王建旭发起成立了“南非-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一方面以各种形式积极向南非介绍中国文化,一方面向中国企业介绍南非的国情和投资环境,既为南非引进了中国的资金,又为到南非做生意的中国商人提供了全面的经商信息。他还自筹建立非洲潮人联谊会,利用他在南非创办的首份华人报刊《南非华人报》,积极给侨胞翻译传播南非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风俗传统,维护同胞在非洲的权益。
在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王建旭诚恳地说,作为在南非生活多年的海外华人,熟悉非洲国家的情况,愿意为华人投资非洲牵线搭桥,为祖国的现代化效力。
乐善好施出资建校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华夏子民秉持不散的品格。侨胞爱国爱家、思乡报亲之情已绵延几百年,这些优良传统深深植根于王建旭心中。当年他刚在香港立下脚跟后,就出力促建澄海槐泽端本学校,同时他又和乡友筹资在家乡捐建槐东华侨学校,时至今日他仍是槐东华侨学校的校董。
服务同胞、慈善家乡,这是他传承潮商大商善天下的表现。王建旭说:为生意的奔忙仅是生存,服务他人的忙碌能让生活更有充实感。(潮文)
新闻推荐
●吴松山去年我们松口中学78届高中同学聚会,特别邀请了远在汕头澄海的陈献文同学参加。面对40年没见的同学,记忆的闸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