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谈① 当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店小二”
□ 明白
上周,市委市政府高规格举行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大会,党政两位主官面对市、区、镇街三级领导干部,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对汕头营商环境的短板弱项深入剖析,对当前干部作风的沉疴积弊较真碰硬。其语铮铮,而其情殷殷、其心拳拳。
想来这样一场会,难免有人要红脸冒汗了。诚如会上所言,为什么要开推进大会?自然是有些工作“推不进”了!营商环境是什么?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是城市软实力、竞争力,也是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的土壤,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然而,对汕头而言,恰恰是饱受诟病的“营商环境不优”,成为影响汕头加快发展的“拦路虎”。如收受红包等陈规陋习屡禁不止,一些干部尤其是“基层小官”爱对企业群众打官腔、摆架子,再如人情关系扭曲政务行为、企业规范运作成本高,政务服务中的各种“推拖绕”,等等等等。这些点点滴滴,都很容易就让企业经营者信心动摇、外来投资者望而却步。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启动,当前全省呈现了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但,汕头“发展不快、规模不大、质量不优”的瓶颈却依然未能有效突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在全省区域竞争的大格局中,汕头显然陷入了“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与“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难以相符。标兵已渐行渐远,追兵却越来越近,面对这样的困境和压力,除了知耻后勇、奋起直追,我们别无选择!
“营商环境不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关键也要落实在“人”身上。对广大公职人员来说,只要愿意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定力担当,只要愿意从汕头发展的大局出发,就一定能重塑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从心底里真正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把自己当成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就一定能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让企业经营更顺畅,让群众办事更顺心。
果如此,何愁汕头的项目、企业、产业不能引得来留得住?!何愁汕头的老百姓不能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何愁我们汕头的明天不能更美好?!
新闻推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