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1月,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各项指标居全省示范园前列 “六大抓手”成园区提质增效加速器

南方日报 2018-12-20 06:40

汕头市形成了“一大四小”产业转移园格局。受访者供图

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广东省五星级服务园区”称号,成为全省新增星级服务园区中唯一的五星级园区。受访者供图

园区提质增效,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杨立轩摄

南山湾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30亿元。受访者供图

从签约落地到建成投产,比亚迪濠江工业园首个项目仅用了7个月左右的时间,创造了比亚迪全国同类项目的建设纪录——近年来,在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以“特区效率”服务项目建设的故事不时上演。

在全省大力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共建的大背景下,汕头紧抓机遇,突出“重规划、抓配套、优服务、促联盟、建平台、实政策”六大抓手,加速推进园区提质增效。在省建设管理考评和绩效评价中,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在2016、2017年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级”,相关评价指标排名居全省15个示范园前列。

“筑巢引凤”搭建平台,汕头不仅是省产业共建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显突出。数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市5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56.94亿元,增长11.81%;全口径税收33.05亿元,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92.39亿元,工业投资71.07亿元。预计全年将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2亿元,增长12.9%。

文/南方日报记者余丹

A发展加速

构建“4+3”

发展格局

产业园区是一座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汕头市形成了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金平、龙湖、澄海、贵屿产业转移工业园等5个获省政府同意设立的省级产业转移园为主的“一大四小”产业转移园格局,省产业转移政策基本涵盖全市6个行政区和保税区。

去年以来,汕头市园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升级,频频传来喜讯:汕头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金平工业园、龙湖工业园先后获批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南山湾科技产业园获批为依托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带动发展的产业集聚项目,澄海岭海工业园和潮阳区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统一确认为省产业转移园。

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7个,2017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35.7亿元,实现税收35.72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8.6亿元。今年1至11月,全市5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56.94亿元,增长11.81%。

园区提质增效的背后,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更与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园区建设工作分不开。汕头以建设自由贸易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家高新区、汕头江湾新区“四大平台”为重要抓手,针对原有园区产业散、乱、杂等问题,高标准编制实施工业园区专项规划,统筹布局建设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特色园区,构建产业转移工业园“4+3”发展格局,规划建设金平现代产业集聚区、龙湖龙东产业园区、南山湾科技产业园、澄海六合产融示范区,带动各区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得益于省、市产业园扩能增效专项资金,近年来汕头加快交通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打造了内畅外通的便利交通环境,园区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等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有了坚实基础,各类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开展。

B办事提速

营商政务环境

明显改善

当下,汕头正对营商环境进行“革命性再造”。在这一背景下,汕头以园区为平台,全力推进省营商环境综合试点城市建设,出台指导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15个方面、100项主要任务、230项具体措施。

汕头市以去年荣获全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探索由财政引导、多元化金融机构推动、社会其他投资方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新模式。目前,全市正开展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需求摸查,筹建“政园银企”融资平台和产业园区的“园保贷”。

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的明显改善,为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力。汕头市充分利用潮商、华侨、民营三个优势,以乡贤为重点,主动出击主动对接,跟踪落实协调帮扶,狠抓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比亚迪、中海信、上海电气、恒大、宝能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一批投资额大、拉动力强的投资项目陆续落地,撬动了汕头园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保税区、濠江区设立投资、行政服务中心前置园区,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的目标,为企业提供更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更高效的优质服务。开办企业时限从原来42天缩短至5天以内,全市42个网厅进驻单位985个事项办理总时限缩短50%以上,进入全省前三;比亚迪跨座式单轨产业项目从签约到启动建设仅用77天,上海电气风电智能制造项目从签约到启动建设仅用26天。

当前,南山湾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30亿元。中以科技创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超15亿元,建设高新产业引领示范区。据摸查统计,2018年园区新落地项目共36个,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有15个,包括计划投资16亿元的濠江区冷链产业园生态区、12.1亿元的濠江区粤东绿地中心、16亿元的汕头市巨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产业项目,这些项目都将为汕头市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C服务提速

高效解决

企业燃眉之急

园区提质增效,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只有园区服务到位,才能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今年1月,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广东省五星级服务园区”称号,成为全省新增星级服务园区中唯一的五星级园区。

缘何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能够拿下“五星级服务园区”的称号?原来,汕头产业园区在稳步建设硬件设施的过程中,软件配套也没落下,不断优化环境、再造优势、转换动能、提升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效率和最好的服务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做好企业“吉祥三保”的角色。

一方面,汕头产业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省实体经济10条、民营经济10条、金融10条、利用外资10条等,确保落地见效。结合本地实际,相应出台了实体经济38条、科技创新16条、人才新政30条等,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今年以来,共为企业减免税收12.9亿元、减收电费近亿元。

在提升办事效率上,汕头产业园区以“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为契机,推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制度,形成实体窗口与网上办事分厅虚拟窗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对入园项目实行投资代理和“一条龙”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全力打造法治、廉洁、高效的服务型园区。

此外,建立起市领导联系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制度,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个案解决和“一揽子”解决并施,有效破解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去年以来,市领导共走访企业477家,收集诉求605个,已办结592个,企业满意率100%。

广东汕樟轻工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底从金平工业园区转移到南山湾科技产业园,目前已进入全面生产阶段。回想起春节期间一次紧急的业务对接,汕樟轻工总经理王晓轩仍记忆深刻。

“今年正月初六的时候,我们节后第一批海外订单即将完成,计划3月7日出口泰国,但是企业税务变更手续审核批准最快也得到3月底,在面临着出口违约风险的关头,濠江区委、区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随即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王晓轩说,当时濠江区招商服务局、南山湾园区办及市、区两级国税部门齐心协作,企业的税务变更手续很快获得核准,仅2天就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D创新提速

为园区发展

增添新动能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设计便成为汕头园区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汕头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建设,着力打造全省、全国先进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工业设计方面,汕头也不甘落后——连续举办两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第九届“省长杯”复评晋级作品数全省第二;金平工业设计中心已于11月正式开园,龙湖工业设计城则预计年底开园。记者获悉,龙湖工业设计城项目是继顺德工业设计城之外的省内第二家工业设计城,也是潮汕地区首个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建设面积约3.5万平方米,拟投资1.5亿元。

此外,汕头以联盟来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形成爆发力,目前,已经成立汕头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和专家委员会,整合技术资源,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服务园区企业;实施园区产业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澄海玩具、潮阳内衣、潮南家居服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澄海动漫(玩具)产业、潮南服装(内衣家居服)产业先后获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汕头轻工装备企业联盟投资10亿元在市产业园建设的“轻工装备产业园”基本建成,整合资源支持其建设为汕头轻工装备行业搭建一个技术合作、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的合作平台。

这些强有力的抓手,为汕头园区的发展增添动能。今年以来,汕头新增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化学和精细化工省实验室、广东省智能化超声成像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启动建设,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一带一路”科技服务与创新研究院挂牌成立。

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汕头新增21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700家,认定44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专利授权95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7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家。

E集约提速

土地资源

用到“刀刃”上

位于市区主干道长江路的潮创智谷创业产业园是其中一个创新载体,该项目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自今年2月开园至今,潮创智谷共开展创新创业活动30多场,服务创业团队及企业超过3000人次,近日还被认定为粤东唯一一个省级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

值得注意的是,潮创智谷是由老建筑“微改造”而成的创新创业园区。在核心街区腾出“黄金宝地”打造的“双创”平台,这也是汕头针对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坚持集约发展的案例。

据悉,目前汕头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出工业产值23.63亿元,为全市平均产出的10.7倍。在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金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土地集约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66个省级开发区第一名。位于该园区的汕头市工业设计中心正是由企业现有厂区建筑物进行规划升级改造,将充分依托周边的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创新研究力量,实现创意创新产业的聚集与制造业的全面对接。

除此之外,汕头还通过盘活园区闲置土地来集约发展,近年来共处置收回逾期未建土地2147亩。为了进一步提高用地集约节约水平,下一步还将出台《汕头市中心城区促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实施意见》,对低效用地进行清理、认定、再利用,鼓励产权分割转让,同时实施土地竞争性分配制度,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刀刃”上。

发展工业地产是园区集约发展的另一条路径,汕头市经信局表示,将出台支持鼓励政策措施,开发改造建设一批园区标准化厂房并开展试点建设,着力降低企业进园成本,引导促进中小企业进园集聚集约发展。

■链接

汕头产业园区濠江片区:

进园项目达114个总投资超500亿元

目前,汕头产业园区濠江片区进园项目已达114个,总投资超500亿元,先后引进了比亚迪、上海电气、中海信、潮宏基、绿地、华侨城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比亚迪跨座式单轨产业项目总投资15亿元,可满足每年50公里跨座式单轨线路的建设需求;比亚迪二期智能终端零部件生产项目主要进行2.5D、3D玻璃盖板及其他IT零部件生产,总投资约13亿元,今年7月3D玻璃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全部生产厂房建设。

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海上智能制造项目占地约136亩,总投资约5亿元,预计今年底可建成试运营,正式建成后可年产200套风电装备,每年实现产值100亿元,纳税1亿元以上。此外,该区还以上海电气项目为依托,计划打造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一带一路”全产业链式海上风电产业园,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中海信(汕头)创新产业城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引入各类企业300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目前已建设4栋孵化楼、6栋各类厂房、8栋研发楼、1栋规划馆和1栋宿舍楼,引进(签约)企业超30家。该区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被授予“中国建筑之乡”称号,成为粤东首个、全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区(县)。

新闻推荐

汕头特区首开政府机关对企业服务承诺制先河 “24小时内答复”叫响海内外

●编前语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汕头从南海之滨的一片荒滩起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