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特区首开政府机关对企业服务承诺制先河 “24小时内答复”叫响海内外
●编前语
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汕头从南海之滨的一片荒滩起步,走过千山万水,一步一个脚印,发展成为现代化海滨城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梦想之路,就在脚下。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各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以先行者、开拓者的无畏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勇于改革探索,大胆开拓创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很多全国“首创”或“率先”的事例,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一个个生动的实践样板、成功范例,见证着汕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和成就。
核心提示
树立服务观念,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共识,它对于企业乃至政府机关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在20世纪80年代,“24小时内答复”作为政府的公开服务承诺,可谓开风气之先,使汕头特区在那个火红的创业年代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亲历者说:
雷厉风行改善投资软环境
谢继儒是原汕头特区管委会副秘书长,他于1983年汕头实施地市合并时调到汕头经济特区的,直到1999年在龙湖区政协主席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基本上经历了汕头特区初创的艰辛岁月。汕头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特区人白手起家、艰苦朴素、解放思想、开放进取、敢冒敢闯的拼搏精神至今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感动,这种特区精神需要我们继续弘扬光大、创新传承。
当年汕头特区“24小时内答复”制度的提出就是一件体现特区初创时期雷厉风行、提升办事效率、改变工作作风的最好见证。当时外商陈锡谦反映特区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时任特区管委会主任刘峰闻讯立即约见了陈锡谦,双方进行了诚恳的交流。当天,管委会就讨论出台了“24小时内答复”的实施意见。管委会班子认为,即便是一时无法圆满解决的事项,“是”与“否”,也需要在24小时内给办事人一个回应、一个交代。这个“24小时内答复”实施意见的出台赢得了外商特别是港商的一致好评,其他特区也纷纷学习借鉴。时至今日,我们更需要“喊”回特区初创时的那种精神、那种作风。
□事件回放:
特区速度引来如潮客商
1987年4月29日,在当天的《汕头特区报》上,“24小时内答复”的口号醒目而振奋人心。当时的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明确规定,各职能工作部门对外商询问的问题,应在24小时内作出答复,在国内首开政府机关对企业服务承诺制先河。
提出“24小时内答复”,可以说是当年汕头特区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政府职能从管理监督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的一项创举,成为当时汕头特区叫响海内外的招牌式口号。事情缘起于1987年4月28日,因为电梯工态度生硬、机关办事拖拉等不如人意的事情,较早来汕头投资设厂的香港客商——锦龙织染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锡谦投诉到《汕头特区报》,并向特区管委会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建议,受到特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管委会当天通过讨论,就决定了开展“24小时内答复”的活动,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随着“24小时内答复”承诺制度的出台,汕头特区管委会各个职能部门雷厉风行地开始改变工作作风,从管理监督型机关向服务指导型机关转变,并从观念落实到行动上。随后,“24小时内答复”也成为汕头特区的金字招牌,特区的速度、特区的态度、特区的创新,极大提升了政府服务水平,一时间,来汕头特区投资设厂的客商大幅增加。
□今日成就:
创建省营商环境示范城
近日走访龙湖区工商局,记者了解到这么一组数据: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龙湖区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分别增长了20.6%、14.3%、14.2%、23.3%,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增幅。截至今年10月23日,龙湖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1154户,其中各类企业222616户,占全市各类企业总数超三分之一;现有个体工商户38538户,与2014年3月1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前的存量13939户相比,近四年间新增的个体工商户数量已远超历史存量,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企业登记工作成绩突出窗口单位”。龙湖区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年来,龙湖工商通过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目前,商事主体登记注册再提速,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全面实施,企业开办全流程将力争在4.5个工作日办结。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汕头经济特区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今年来,汕头市致力推进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率先创建省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努力跻身全国营商环境先进城市行列。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42个网厅进驻单位985个事项(其中行政许可651项,公共服务项334项)办理时限全部达到全省前3名的要求,比预期提前3个月完成目标任务,事项办理总时限相比提速前缩短超过50%以上,走在全省前列。
从“24小时内答复”制度到如今的230项具体行动措施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汕头从软环境、机制上破题,依靠内生动力探索特区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 周敏
巩固汕头港作为粤东中心港口和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地位
率先与外商合建国际集装箱码头
核心提示
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是全国首个与外商合资建设的集装箱码头。该码头的建成投产,极大提升了汕头港集装箱的吞吐量能力,为汕头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进一步巩固了汕头港作为粤东区域中心港口和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地位。
□亲历者说:
累计完成490万标箱
“位于珠池北岸的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竣工投入使用至今已有21年,可满足两艘2.5万吨级全集装箱船同时靠泊作业,码头前沿配置3台先进的集装箱桥吊,起重能力41吨,每小时可处理25个集装箱,年吞吐能力40万标箱。近年来,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市港口局副局长曾仕娟见证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她告诉记者,1993年,汕头市决定在汕头港建设国际集装箱码头,并邀请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先生来汕投资。李嘉诚先生积极支持家乡建设,由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简称HIT)成立汕头有限公司。1993年11月1日,汕头市政府与HIT签订了合资建设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协议书。协议商定:由HIT和汕头港务局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经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双方分别出资70%、30%,共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两个2.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于1994年4月25日开工建设,1997年11月18日建成投产,至今年10月份累计完成490万标箱。
□事件回放:
招评标节约投资1亿多元
1995年1月,市建港指挥部组织了陆域吹填工程施工招标,由天津航道局中标。4月4日开始施工,经过199天的日夜奋战,完成吹填179万立方米,填海造地面积达到39.63万平方米。在施工过程中,市建港指挥部对工程的管理严格按与国际接轨的菲迪克合同条款进行,紧紧抓住三个环节,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仅用15个月就完成码头100米供桥吊安装使用,18个月完成150米满足试生产要求,22个月完成460米的分阶段目标和总工期的要求。
在码头加紧建设的同时,堆场道路工程、房建工程、港池疏浚等主要配套项目等后续配套工程,也高速高效、穿插建设。机械设备方面则是由合资公司在香港进行集装箱桥吊和轮胎龙门吊的国际招标,分别由中国上海振华港口机械有限公司中标承造3台集装箱桥吊,由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中标承造9台轮胎龙门吊,并确定了其他设备的制造厂家和造价。1997年10月,3台集装箱桥吊运抵汕头港;在此期间,9台41吨轮胎龙门吊及其他50多台设备先后制造完成并运抵汕头港。
由于市建港指挥部高效的统筹管理,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的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码头质量和观感都达到很高水平,得到交通部工程质量检查组的很高评价,工程质量评为优良。在投资控制方面,通过招评标,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投资人民币1亿多元。
□今日成就:
汕头港列入“一带 一路”重点建设港
汕头港已经发展成为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国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广东五大枢纽港之一,也是广东省首个对台直航的港口。汕头港航线网络日臻完善,已开通至地中海、中东、菲律宾、南美、西非、东南亚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内贸集装箱航线共计29条。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左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0万TEU左右,分别占粤东三港总量的55%和99%。其中,汕头港集装箱是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沿海经济中心之外,为数不多的超百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比1981年增长26倍,集装箱从无到有,基本具备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汕头港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沿海港口行列。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的《粤东港口群发展规划》,明确汕头港作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和公共物流枢纽港,汕头港广澳港区是粤东港口群的核心港区和粤东公共物流枢纽港区。本报记者 魏盼生
新闻推荐
汕头海关主动作为优化服务,全力支持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 为深汕特别合作区贡献“海关力量”
汕头海关通过优化监管流程,降低合作区企业通关成本。受访者供图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