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工队员谢发恒: 烽火岁月历经磨难 多次掩护队友脱险
武工队员谢发恒。廖静宜摄
今年1月,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一座古老的建筑,一位几近90岁高龄的老人拄着拐杖在孙子的搀扶下跨过青石大门,走进一道红色的木门,他轻轻抚摸着斑驳的墙壁,在那些展板面前停住了脚步,久久不愿离去……
这位老人就是谢发恒,让他挪不开脚步的地方就是古田会议会址。那里的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旧物都勾起了他深藏于心的回忆,他从来没有忘记他是一名武工队员。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个为此作出贡献的人都值得被铭记。我希望我的子孙能够记住爷爷曾经做过的事,像革命先辈一样爱党爱国,在各自的岗位上鞠躬尽瘁、尽心尽责!”谢发恒的语言朴实,却充满了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
15岁离家谋生以六石谷被卖给继父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吃饱是人们最大的愿望。
“我1930年出生在蕉岭县新铺镇东陂村,家境贫寒。15岁那年,因为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我便离开了家”,谢发恒用“饿了上山挖树根吃都没有力气”来形容那段艰苦的岁月。
只身一人的谢发恒从蕉岭走到了平远仁居镇,在同乡开的饭馆谋生。第二年又到了石正镇的一家店里打杂,因为店家的生意不好,面临失业,“店家可怜我无处可去,就介绍我做他老乡的儿子,刚好我的生父来看望我,他也同意了,用六石(计量单位)谷把我"卖"给了继父,并立了字据。”谢发恒说。
就这样,谢发恒在平远安顿了下来。“我的继父是一名牛贩,有人要卖牛,有人要买牛,他就做中间介绍的那个人。有时候我会帮他赶牛,说起这些你们都应该很陌生了……”谢发恒笑着说。
虽然谢发恒的生活有了改善,但当时的社会形势依然严峻。
1946年6月,全国内战爆发。11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给南方各省的工作指示》,提出“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者应立即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凡条件尚未成熟的地区,则采取隐蔽待机方针,以等待条件之成熟……但总的目标仍然是积极发动公开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
次年2月,中共中央驻香港的负责人方方派政治交通员陈明到中共闽粤边工委传达中央这一重要指示,边区工委立即开会认真研究,分析了闽西南和梅州地区的情况。工委一致决定: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应先粤东(即梅州)后闽西南,以粤东为重点,普遍开展游击战争。这个重大战略方针,得到香港分局和党中央的批准后,边区工委决定抽调闽西王涛支队骨干同梅埔地委特务队合编组成粤东支队。同时,边区工委指示各县建立游击队,区建立武工队。
粤东支队成立后,用3个月的时间解决“人、枪、钱”(即扩大部队、筹集枪支、解决经济),想方设法动员青年参军、筹钱、筹枪,使得粤东支队和各县游击队、武工队逐步建立起来。
加入武工队参与强攻石正炮台
因为正直聪明,办事利索,谢发恒被几个外来的年轻人“盯上了”。
“一天夜里十点多,有两个小伙子来我家拉家常,既谈农村的事,也谈时势,他们自称是梅西的亲戚。”谢发恒回忆,第二天他们又来了,“他们对自己的姓名守口如瓶,只是说全民要是动员起来,生活会越来越好之类的话。”
想到当时苛捐杂税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谢发恒在听到如此鼓舞人心的话后非常感动,每次都热情地招待两人,“后来我才知道其中一位叫姚锋(即姚天民),另一个稍年轻的叫陈情,他们就是武工队的。我家周围没有其他房屋,而且我的房门朝着山坡,比较安全,他们就常常往我这里跑。”
武工队员们在谢发恒的家里开会,制定策略。受到革命熏陶的他迫不及待想加入,跟他们一起打游击,“他们先让我送信联络人员、掩护他们,慢慢地让接触更多关于武工队的事情。我在游击队里名叫"谢芳",是姚锋给我取的。后来,因为我的出生名字里有个"发"字,大家干脆称呼我为"谢芳发"。”
起初,谢发恒连家里人都不敢告知,都是偷偷招呼武工队员。等到继父谢亚义知道他们的身份后,也加入进来。于是,谢家就成了交通站,“上级配了左轮手枪给我”,谢发恒说。
根据《平远解放战争史料集》记载,1948年3月14日早晨,独四大队、梅平武工队共三四十人强攻石正炮台。南台武工队员谢文崧、谢芳发、谢亚义三人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在攻打炮楼前夜,我们还组织发动南台的群众第二天到石正圩挑粮,后来许多群众都分到了粮食,喜笑颜开”,谢发恒说,那次以后,大家纷纷要求加入武工队,武工队的队伍随之壮大起来。
由于反动势力猖獗,地主不时告密,武工队员常常会有生命危险,“要是被抓到了,多半都是死路一条。现在我晚上做梦还会梦到战友牺牲时的场景,心里感到非常悲痛。”说到这里,谢发恒的眼眶泛着泪光,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伤痕却没有随时间的过去而消失。
热心帮助乡亲教育子女爱党爱国
在解放战争时期,谢发恒多次掩护被通缉的独四大队和武工队领导脱离险境,并利用继父谢亚义的社会关系,积极发动群众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反转,谢发恒可以越来越公开地参加作战和收缴大地主武装,如攻打石正炮楼,并乘势破了国民党石正粮仓,主持开仓济民等。
解放后,谢发恒选择在石正乡缝衣组工作,后来被分配到大拓国营缝衣社工作。由于没有读过书,不会开发票的谢发恒还去夜校学习。“当时在武工队的时候,我就非常羡慕会识字写信的同伴。”谢发恒说。
一年后,缝衣社解散,在“去基层工作”的号召下,他回到农村生活。1966年12月,思乡心切的谢发恒举家回到蕉岭县新铺公社东陂大队河背生产队,定居至今。
上世纪80年代初,分田到户的政策让农民拥有了土地,热心的谢发恒买来小黄牛,等到养大后经常免费为村民犁地。用心耕种的谢发恒积累了不少种稻经验,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人。时隔多年,不少群众仍记得谢发恒当年对自己的帮助,“逢年过节,乡亲们还会来看望我父亲,回忆起当年的事,说一直很感激他。”谢小文说。
对于自己没有接受文化教育这件事,谢发恒颇感遗憾。因此,他十分注重对六个子女的教育,不仅要求他们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爱党爱国。“从小我就要他们好好读书,有了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作贡献。”如今,谢发恒已经儿孙满堂,他对每一个孙辈亦是同样的要求。大学毕业后,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责。
2009年,谢发恒需要做一个结肠手术,手术前他与谢小文谈话,才把这段尘封了60余年的“秘密”揭开。
“太不可思议了,太让人震惊了!如果不是年初在党史档案里查阅到父亲的革命事迹,怎么也不会想到朝夕相处了五十年、温和、慈祥的老父亲居然是个神勇的武工队员。”谢小文说。
“了解了爷爷的事迹以后我非常震撼,他们那个年代的艰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爷爷对我们的教诲我会一直铭记在心。”谢发恒的孙子谢柏良在蕉岭县公安局上班,他希望成为爷爷一样的人,维护社会治安及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年近90岁的谢发恒现在每天喜欢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看战争片,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他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能够收到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光荣之家”牌匾,“这样我就可以激励子孙后代珍惜现在的和谐幸福生活,爱党爱国,努力工作,为国奉献!”
新闻推荐
■林迈科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