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九曲河

中山日报 2020-08-29 06:50

欧阳小华

“一天门、二门坎、三级石、四方井、五街祖庙、六家祠、七仙街、八卦巷、九曲河、十皇殿。”

我喜欢小朋友用本土的石岐话一边轻快地跑着,一边高声地诵读这段顺口溜。难以割舍的乡音,仿佛带人穿越时光隧道,让一切瞬间沉淀下来。

这是从前流行于香山(今中山)近两百年的地名顺口溜,指的是散落在中山城区及其附近的街道村落著名景点。这些旧时风物,有的至今仍在,徜徉其间,常会勾起思古之幽情;可惜,绝大多数都被现代化的浪潮吞噬或湮没。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九曲河。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枕河,船来船往,绿树绕墙,一直是优美的所在。曾几何时?九曲河被钢筋水泥覆盖,成为脚底下流淌的暗渠。如今只能纸上追忆,梦里寻回。

九曲河源自五桂山

据《香山县志》记载:“云坛桥涌,源出良字都蟾蜍岭西,合双合山北峡水,至三角塘村前潴为罗婆陂。西折至库涌村前,桂峰、小岭水来会,至砚涌分流。一支迤北九曲入清风桥,绕文庙而西。又名九曲水。过元兴街为东濠,会东关水;又西过南门桥为南濠,会南关水,出登瀛桥。一支迤南折西,过桥仔头,又北为西边涌,东北至登瀛桥河流,过梅基,总名南河。出元坛桥涌前入石岐水,皆平流,可行小船。”

这里描写的“南河”,包括九曲水、东关水、南关水、石岐水。可见,南河并不等同于九曲河,而是包括九曲河在内的四条水道;九曲河也不等同于九曲水这一条水道。但由古至今,人们都习惯将这些水道统称为“九曲河”,南河反而淡忘了。“九”在古代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很多的意思。九曲,其实就是曲曲折折,有很多弯之意。

九曲河最早的名称叫 “九曲溪”,这与它的源头有关,“源出良字都蟾蜍岭西”。蟾蜍岭是五桂山的溪涧,溪水充沛,由高到下,由东流向西,其终点是岐海,岐海亦今岐江。

有人说,中山人固执叫河为海,这就错了。以前的岐江的确是海,十分辽阔,是因长期淤积,慢慢变成今日的岐江河。从正在施工中的“石岐总部经济区”挖出的大量海蚝就是明证,唐代左丞相郑愚的诗《泛石岐海》上阕亦可佐证:

“此日携琴剑,飘然事远游。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

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

这里的“台山”,指石岐以南的南台山,“岐海”指石岐海。寥寥数语,道出当时岐江原来叫石岐海,也曾是个大渔港,船来船往,颇为繁忙。

岐江河与浩瀚的伶仃洋相连,每当潮起潮落,九曲河都会呈现出倒流奇观。岐江涨潮时,河水倒入九曲河,水流浩荡,由西向东,显现出壮观的景象,是为地地道道的九曲河;岐江退潮时,九曲河的水主要是五桂山源源不断的溪涧水,特别纯净,清澈见底,与河底奇形怪状的石头想映衬,美得醉人!晚上的时候,清溪映月,那种景象更是美不胜收。还是用明代著名书画家、香山诗人伍瑞隆的诗形容最为贴切:

“城边溪水碧如葱,城外扁舟渡晚风。

日落月来天在水,行人浑入镜光中。”

南宋皇帝与太后曾游九曲溪

把九曲河称为九曲溪,最早的文献出现在明末的《九曲溪歌.并记》,照录如下:“九曲溪者,县南之一水也。自西迄南曲折而走,不知其凡几百里。曰九曲者,数极于九也。溪之西則为长洲象角西丫诸村落,溪之南则为天王桥,富春里。其中烟树郁郁,人家如鳞,崩崖断石,朝夕有声;其上则荒城废垒,颓驿危庵。怀古之士,好游之客,过其水滨莫不唏嘘太息,忾慕当时。盖宋之季太后少时,帝亡入粤,自崖山至吾香山皆为驻师之地。此邑之人有马公南宝者,迎帝幸其家食荔枝。道由此水至今犹有太后遗迹祠于溪上,忠气义之气,盖虽亘千百世犹将与此水而无尽也。九曲云乎哉!虽然自宋而元自元而今日,其间帝王兴废,河山代谢,人事升沉,指不胜屈,独此水则太后少帝之旧游,马公南宝之故宅至今有能道之者将纵而观于汴京之宫阙,江左之偏安,始则坏国事于会宗,继则任平章于似道,英雄什佰无所措手足,生其时不亦难乎?古人有言,一日九断肠,闻斯语岂不谓然?而今而后游于此水,触于此情又将与此水为无尽也。九曲云乎哉。偶与友人停舟其下,循古道,读遗碑凭吊久之,为次其事并歌之曰:

九曲兮,水何之,肠断兮,一如斯。石矻矻兮树离离,西风悲兮吹我衣,我将起古人于九京兮,非其时。”

撰写此文的叫何巩道(1642年-1676年) 字皇图,号越巢,是明末和南明宰相何吾驺的儿子,曾任锦衣卫指挥使,颇有气节,抗清不仕;他对历史颇有研究,擅诗能文,是著名的爱国诗人,著有《越巢诗集》二卷等。

据何巩道的《九曲溪歌·并记》可知,从前的九曲河即九曲溪远远不只两公里,而是“不知其凡几百里”,很长。也很美,“烟树郁郁,人家如鳞,崩崖断石,朝夕有声”。并且,“独此水则太后少帝之旧游”原来,南宋皇帝与太后曾游九曲溪,当年何巩道言之凿凿:“至今犹有太后遗迹祠于溪上”。

何巩道此文不长,但文采飞扬,笔墨生香,触景生情处,异常沉重,心情悲凉。尤其是,字里行间慷慨悲歌,不得不令人思接千载,忆起了这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宋王朝,这既是一个创立了中国历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个文学高峰——宋词的朝代,也是一个创造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的年代,更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科技史上最出色最优秀的年代。

宋朝分北宋、南宋,南宋更是坐拥全世界最先进科技文化和经济最发达的一个朝代。可是,在冷兵器的时代,“文明往往干不过野蛮,正统干不过流氓。”

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后,转而集中力量对付南宋。富裕安逸的南宋怎敌得过在血雨腥风中奔走的蒙古铁骑?宋帝在忠臣将士的护卫下,不得不亡命天涯,退至广东香山(今中山)。

公元1277年(宋景炎二年)的冬季,当地乡绅马南宝把南宋流亡皇帝赵昰迎进了沙涌家中,马家祠堂成为皇帝的临时行宫。此时,香山成为了南宋流亡朝廷最后一个喘息之地。当此际,从朝廷到民间,不少人闻元色变,暗潜而逃。马南宝却反向而行,组织起勤王义军,成为那个时代的逆行者,开启他悲壮的人生!

当地乡民在马南宝号召下,竭力保卫皇帝,守卫严密,较长的一段时间,“元人不得而知”。所以,皇帝与太后得以游玩了当地名胜。可以想象,荡舟九曲河,优哉游哉、何等的轻松惬意!可是终让元兵侦知了宋皇行迹。很快硝烟又起,前线失守,皇帝在宋军的护卫下,撤到距沙涌村一百多公里的崖山。

公元1279年的那个春天,宋元大决战暴发,宋军战败,宋少帝与十万之众将士跳海殉国。宋亡,马南宝隐匿不降,后寻机重举义旗反元,战败被俘后壮烈殉节,年仅36岁,明清两朝均追表其忠,崇祀乡贤。马南宝浩然正气万古流芳。

前尘滚滚、硝烟弥漫,连接着过去、承载着如此厚重历史的九曲河,怎不令怀古之士,好游之客,过其水滨唏嘘叹息?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九曲河的声声叹息。

九曲河旁的人间烟火

一河流淌,夹岸花香。九曲河荡漾起的情感浪潮,是老中山人解不开的情结。

据老一辈回忆,昔日的九曲河就像“周庄”,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直至改革开放前,九曲河两岸还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风貌和格局。两岸民居依河而筑,依水成街。沿河两岸有古旧砖屋、木屋,横街是有宽有窄的街巷,左穿右行在石板铺就的小路,会有向过往岁月延伸的感觉。年少时,每逢周末,我常到九曲河附近亲戚家小住,见居住在九曲河畔的石岐人,其房子都有石板级延伸至河水边,方便洗衣洗菜。正当夏季,很多人在这里游泳,小孩子在河边玩水嬉戏。我喜欢用纸折叠成纸船放下河里,任凭它飘向远方……

河道上横跨有许多小桥,桥街相连。据长辈说,在当年的九曲河上,计有清风桥、南门桥、登瀛桥、悦来桥、元坛桥。这五座桥,暗喻“九五之尊”。上述小桥,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位处柏山村的“清风桥”。清风桥由石板砌成,横跨于两岸之间,周围环境是一处风景胜地,茅舍修竹,荷田阡陌,蒹葭苍苍。最宽阔处水面达数亩,水清如明镜,可见鱼儿游弋。

清风桥我未见过,想必我懂事时,清风桥已湮灭了。但 “登赢桥”给我印象最深刻,是单桥石拱桥,两侧石雕护栏,桥的半圆拱与倒影在水平的半圆形成一个整圆,远看仿似月亮,非常好看。太阳照在河面上,小船轻摇,绿影婆娑。那古老的登赢桥,守候着前世的相约,变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浅浅的风景,淡淡如诗。夕阳西下,青年男女喜欢在登赢桥这里约会。甚至,乌篷船也喜欢停泊在这一带,除了售卖鱼虾蟹,就是当地的农产品,如芋头、番薯,香蕉、甘蔗等。这些并没有破坏登赢桥的浪漫景致,相反觉得颇有人间烟火气。小时候,很喜欢到这一带玩,看临河老屋木窗里漏出来的灯光,听乌篷船里飘出的咸水歌。对这里的景象,我记忆犹新。

疍家,又称艇户,是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世代以打鱼为生。广泛分布于中山水乡地带。那时候,九曲河里的鱼虾特别多,称为“疍家人”的水上人家棹着小艇网鱼虾,泊在岸边卖水果。船上的艇仔粥、煎堆、茶果等地方特色食品令人垂涎三尺。说起艇仔粥,老石岐人最是熟悉不过。疍家人为了生计,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为配料熬成粥,摇着小艇向游客兜售,艇仔粥由此而得名。

龙舟鼓响,五月粽香。端午节赛龙舟,这是石岐的传统习俗,地点就在九曲河。直至五十年代,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都是在九曲河举行,并不是现在的岐江河。可见以前的九曲河一点也不窄。

曾哺育和滋养了沿河而居老百姓的九曲河,穿越了千年风雨,是一条颇有诗情画意的河,是一条有很多故事的河。在20世纪80年代初,九曲河因污染严重、河道变窄,而被全部覆盖。

世间许多事物,要一段距离或时间才看明白。或许至今才理解错失,感到痛惜。如今惟有通过一些街名,如“上河泊、中河泊、下河泊、河边街、水关街、水楼街”等“带水”的街巷,去追忆那条载着无数风情的九曲河。

现在每经过九曲河遗址,我都会想起昔日的九曲河,那澄碧的溪水和那不清不浊的河水,无时不在我心中激荡。真的,盼望那令人魂牵梦绕的九曲河重新复活,再现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的景象。

但我知道,或许会有这一天的到来。

新闻推荐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语言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就要用“爱”、用“心”才能雕琢出完美的“艺术品”。——台山市汶村镇中心小学谭小娉班级管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