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53年建埠至新中国成立前,台山海口埠目送一代代华侨从这里出海,见证五邑华侨传奇故事广府人出洋第一港 华侨史悲欢承载地
江门台山海口埠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海外华人华侨寄回的银信已成为全人类的珍贵历史记忆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摄
海外华人华侨寄回的银信已成为全人类的珍贵历史记忆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摄
羊城晚报记者黄宙辉实习生冯嘉兴
清咸丰三年(1853年),在台山大同河与端芬河交汇处,附近梅、黎等姓联合组织筹建了“海口埠”,又称“十户墟”。
此后百年间,海口埠成为五邑地区华人出海谋生的重要口岸。海口埠见证了一代代华侨漂洋过海的艰苦奋斗史,被称为“广府人出洋第一港”。
现如今,海口埠成为“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世界记忆名录银信纪念地”。登临海口埠,眼前的端芬河和大同河依旧奔流不息;驻足银信纪念广场,那一封封银信仿佛跨越时空,诉说着华侨悲欢离合的故事……
百年古埠
台山古驿道线路属于广东六大古驿道文化线路中北江-珠江口古驿道文化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包括了陆上驿道和海上驿道。台山古驿道以县城为中心,外延伸至开平、新会、恩平、鹤山和阳江,并通过南部广海、川岛等地区出海,开启了五邑移民的出洋大门。海口埠是南粤古驿道的出海口,也是台山古驿道最核心的一段,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今天的海口埠入口处,一篇《南粤古驿道海口埠建设记》记录了海口埠的前世:“海口古埠,建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时由梅、黎、吴、李、关、阮、黄、江、陈、何等十姓氏谋而共建,称‘十户墟’……”
在中国古代,墟市多设在村落密集及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在台山市端芬镇,依河建墟的就有梅家大院、汀江墟、西廓墟、墩寨墟、山底墟、成务墟、上泽墟和庙边墟等,而能以“埠”命名的墟多数是立于水路便利的出海口。因海口埠地处大同河与端芬河会合出海(经斗山河)口处,河面宽阔,河床深邃,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海,故命名“海口埠”。
海口埠繁荣时期有店铺126间,各行各业,一应俱全。其中以西隆街最为兴旺,仅银号就有10多家。
1931年冬,海口桥建成,从此南北两岸变通途,成为台海(台城至广海)公路的交通咽喉,大大促进了海口埠商贸经济发展。受港澳及西方的商业管理模式影响,当时海口埠的商户们成立了“联合商会”,共商共管海口埠的商业运营,使之繁荣鼎盛,闻名遐迩。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多次出动战机在海口埠投下炸弹,炸死百姓、炸毁商铺。海口埠逐渐走向衰败。抗战胜利后,当地政府修复了海口桥,海口埠重现经济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实行“三大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取消墟期,农村活跃的墟市经济交流被迫中断。后来,台海公路改道,经大同桥往广海,海口埠昔日的繁荣景象终成历史。
移民通道
一百多年间,海口埠的码头经常上演着如此的场景——台山的先侨们背上行囊“下南洋”“去金山”,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登上客船,挥挥手与亲人们再次告别。他们心里惦记着:此次离乡别井,不知归期是何年。
海口埠不仅仅是乡村的一个墟镇,更是当地先侨的移民通道。
台山人出国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距今已有240多年历史。当时台山人主要是通过水路出海,而海口埠由于水上交通十分便利,有香港恒兴渡、江昌渡来往海口埠至香港澳门,因此,有不少五邑及周边地区的先侨是通过海口埠这里搭乘轮渡到香港,然后再从香港转道世界各地。
“作为五邑地区最重要的先侨移民通道,这条古水道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它的兴起与衰落,折射出了近一个世纪的移民历史,是台山乃至中国东部沿海独特的‘侨乡’文化缩影,被誉为‘广府人出洋第一港’等。”朱英炀是“海口埠至梅家大院”古驿道示范段打造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实施者,他在文章《海口埠:古道有梦,梦想成真》里如此评价海口埠的地位。
历史上,台山人经历四次移民潮,其中第三次移民潮是最大的一次,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台山旅居海外乡亲人数多达160多万,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台山人中,涌现出前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中国驻澳大利亚第一任总领事梅光达、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创办人陈宜禧和新加坡宁阳会馆创始人曹亚志等名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华人传奇。
记忆遗产
“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银/全家靠住你/有银就好寄回。”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台山歌谣,寄寓着一家老幼对出洋华侨的依赖和期望。与这首歌谣相关的,还有银信文化。
“银信”是“外洋书信银两”的简称,是清末民国时期包括五邑地区在内的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谋生的华侨华人寄给家人的汇款凭证(“银”)和家信(“信”)的俗称。在广东潮汕、梅州地区和闽南地区称之为“侨批”。朱英炀介绍:“便利的条件,催生了发达的银信业。最繁荣时期,海口埠银号有10多家。如今在海口埠还能找到当年银号的店铺。银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许多历史故事、中华传统美德都包含在银信里面。”
在海口埠银信纪念广场上竖立的20根银信柱引人注目。这些银信柱贴有648块烧制的银信瓷片,艺术性地展示海外华侨银信的前世今生。银信里说的多是家长里短,包括要求妻子儿女要照顾好老人小孩、提醒出国要注意的事项,甚至子女的婚姻大事,也说得明明白白。
据统计,从1864年至1949年这85年间,江门五邑地区的侨汇总额超过7亿美元,成为侨乡亲人生活的主要依靠和来源。而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子女教育、支付欠款、赡养老人、建造房屋、公益事业等。
“这些银信(书信和汇款)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档案的构成丰富多样,文献与实物结合,充分展示了记忆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其文献链以及实物等,全面记录了华侨在侨居国的生活,完整、真实地组成了华侨家庭生活的历史画卷。”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认为,银信还是中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华侨推动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发生重大转变的见证。
银信承载着一代代华侨的记忆。2013年6月,包括五邑银信在内的广东、福建两省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重要文化遗产。
蝶变新生
历经160多年,几度兴盛消沉。近年来,随着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开展,海口埠迎来了蝶变新生。
2016年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体育局、省旅游局等部门正式开展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并计划将海口埠纳入2017年全省重点打造8处古驿道示范段之一。随后,台山市人民政府开展多次专项调研、座谈会和实地走访,听取专家、老华侨、当地居民等各界人士对海口埠古驿道示范段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意见,邀请五邑大学华侨文化专家全程指导,编制总体规划。
随着海口埠银信博物馆、银信纪念广场等竣工,古驿道“海口埠—梅家大院”示范段建设日益完善。2017年海口埠有机更新项目还被评为“2017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建成后的海口埠银信纪念广场、古码头、西洋亭、临水观景平台、六角亭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海口埠还成功举办了2017年南粤古驿道国际定向大赛(台山海口埠站)暨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活动等多项活动;2020年6月,首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发布,海口埠成为江门台山侨墟与洋楼游径中重要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资源点之一。
海口埠这一南粤古驿道上的明珠,不仅传承了优秀的地域历史文化,而且成为乡村振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新标杆。
新闻推荐
台山首批江门市“粤菜师傅”工程彩虹计划餐饮创业店开业 认准这两家“浅蓝店”能吃到地道黄鳝饭
陈英宏希望通过彩虹计划,把台山的特色菜品做到街知巷闻。李婷婷表示,将努力提升厨艺,为街坊提供越来越多的台山特色菜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