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葵艺代表性传承人余惠云 愿沐葵风逐新夏
6月的夏日,灿若烈火,阳光正好,新会区葵博园里静悄悄一片,仿佛还沉浸在暖春的舒适里。这里没有夏日的粘腻烦闷,脸庞上拂过清爽的风,满眼都是青翠的绿。园里的葵树随风摆动着葵叶,吹落一地斑驳的绿葵疏影。
葵不但扎根在新会的土地上,更是曾深深扎根在新会人的心中。在新会,或许很难再找到哪一个行业能与葵艺一样,勾起老一代新会人的回忆。
作为土生土长的“90后”新会人,新会高级技工学校工艺美术教师、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会葵艺代表性传承人余惠云更是对葵艺有着特别的感情:“新会葵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千年地方文化的精神特质,是一种活态的历史文化遗产。”
自小结缘
她将兴趣变为热爱的事业
新会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蒲葵生长。据史料记载,自晋代,新会就有葵制品行业及葵类制品贸易,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由于新会产的蒲葵叶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因此更便于能工巧匠们在扇面绘图、描画、烙诗等,增添了艺术美感的葵扇显得特别高雅而广受文人雅士的热爱,新会也获得“葵城”美誉。
“新会葵艺最受欢迎的时候,整个新会有30多个葵艺厂,家家会做葵扇,随处可见葵树。”时光回溯到20多年前,6月正是收葵季节,也是家家户户忙着做葵扇的日子。小时候余惠云家人承包了整片葵林,那时除了帮大人收葵叶,其他时间经常跟小伙伴在葵林里玩耍,硕大的葵叶成为他们最好的玩具,这也是余惠云与葵最初的邂逅。
从小与葵树结伴成长的余惠云,心里一直保留着一份对葵的深深的情感。“葵艺是新会的一张名片,我觉得作为新会人,就应该了解葵艺的历史文化,更应该掌握制作葵艺的基本技能。”为了更好地传播新会葵艺,余惠云成为新会高级技工学校葵艺专业的首批学生,从兴趣变为热爱,余惠云毕业后选择留校担任葵艺专业教师。为快速成长为葵艺传承人,余惠云在求学路上孜孜不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书法、绘画、葵工艺技法。
偌大的葵博园展厅内鸦雀无声,余惠云手持特制的电热笔,在薄如纸的半透明玻璃葵扇面上一丝不苟地烙画勾勒出一条条焦黄色的线条,烧得通红的铜笔尖所烙之处,冒起丝丝轻烟。随着火笔的不断游走,雪白的葵扇表面逐渐显露出一幅明暗分明、立体透视的中国山水画,让人看得直呼大开眼界。
“葵艺品制作过程繁琐细致,从采葵到制成工艺品,要历经剪、晒、焙、削、漂染、合、编织、勾花或嵌花、印花、绣花等近20道工序。”余惠云表示,葵艺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往往入门都需要三年时间,精通掌握更难。在葵博园的展览室里,有一幅长7.5米的大型葵贴烙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前后花了1年多时间才完工,整幅烙画分成郊野、河、街市三大部分,画中共有700多位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人物,再现了清明时期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也展示着新会葵艺的魅力。“烙好《清明上河图》不容易,一是在葵叶的选择上,要选择颜色、厚薄一致的才行,还要处理好晒、剪、焙、焗等工艺;二是烙的时候,葵叶上没有底稿,一笔出错,可能整幅画就要重做。”余惠云说。
挖掘潜能
力促葵艺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工业品逐渐取代葵制品,葵制品需求和销售量日渐式微,葵艺也开始慢慢转型寻找出路。
2006年,新会葵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葵类产品的一些实用功能虽然被其他产品替代,但作为文化遗产,其地位依旧无可撼动。”这些年来,余惠云一直在挖掘葵艺的潜能,希望能走出另一条道路。
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幅名为《葵风映粤》的作品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来自海内外客商的目光。“作品采用棕榈科蒲葵叶片作为原材料,使用了葵叶编织、火笔烙画、手工葵花等独特技艺制作,整体造型为一樽葵叶编织的花瓶中插了五把火画葵扇,葵扇上手工烙画了五羊雕像、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巴金笔下闻名世界的小鸟天堂等广东特色元素。”余惠云介绍,作品背景采用编织、手工葵花手法将葵叶“变身”为木棉、百合、芙蓉等六种“花”,整幅作品画面色泽素雅清新、浓淡相宜。
“在以往的葵艺作品中,扇子是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在这一作品中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以葵为材料制作出花、花瓶等多种形态,让大家可以看到葵艺并非仅仅是一把扇子,而是有着很多艺术上的可能性。”余惠云希望通过这次面向世界的展示会,使葵艺的千年风韵以新的形象再次投向世界。
此外,余惠云一直致力于葵艺的创新与发展,“传承不代表一味守旧,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让葵艺变出"新花样"。”她的创作里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元素,如中式屏风、包箱、家具陈列品、礼服、陈皮包装设计等系列葵艺创新作品,涵盖了葵与线、葵与皮、葵与布、葵与陈皮的结合,增强了葵艺作品的实用性,让绵延千年的古老葵艺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带来了新生机,广受好评。
筑梦前行
希望葵艺一直传承下去
从小与葵为伴,这也让余惠云对葵艺近年的发展显得更为敏感。“和以前成片成片的葵林相比,现在葵林面积已经大幅减少。”同时,最令余惠云担忧的是葵艺传承,不少葵艺师傅选择转行,目前新会全职从事葵艺的仅有十来个人。“做葵艺作品需要经常弯腰、低头,时间长了很容易腰肩背酸痛,很多上了年纪的葵艺师傅也渐渐不做了。”她说。多年从事葵艺创作的经历让余惠云认识到,传承并不只是坚持现状、创新,还要从文化层面,通过各种平台、资源、途径影响更多人。
2018年10月,余惠云创办了葵匠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入驻葵博园,并担任传承工作,开设葵艺系统培训;除了在新会高级技工学校授课外,还多次举办公益课程,走进大鳌、崖门等镇(街),推进葵艺教学下乡贫困帮扶活动,让农村贫困户、学生接触葵艺,提高他们动手和沟通能力。“学生们对葵艺的兴趣很浓,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接触葵艺,了解葵艺文化,将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余惠云介绍,从2018年至今,共有3万多名学生接触、体验到了葵艺的魅力,其中有几十人更是长期坚持进行葵艺学习。
“我的梦想就是希望葵艺一直传承下去,我愿意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奋斗,我坚信葵艺是我们需要的优秀文化,肯定葵艺、珍惜葵艺,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余惠云说。她还坦言,自己正不断尝试葵艺与其他要素的跨界融合,让葵艺走入更多人的生活,焕发葵艺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希望仍在发芽,正是余惠云和其他葵艺人一直默默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葵艺又悄悄出现在这片曾经辉煌过的土地上。而这一次的出现,它已经变幻了身影,不再是日常用品,而将成为一种对久远的记忆和呼唤重生的艺术。
策划/叶桃
统筹/王平强王建华
文/朱磊磊
图/林立竣朱磊磊
视频/林立竣
新闻推荐
“旅游+”激发发展活力 持续擦亮乡村游品牌 开平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开平市拥有丰富而有特色的餐饮文化,近年来餐旅融合发展加快。马冈镇党政办供图去年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挑战赛暨“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