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财政改革成效调研行各方预算管理积极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两提高

羊城晚报 2020-01-18 13:43

羊城晚报记者陈泽云

近日《2020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新鲜出炉,记者看到,2020年广东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多做“加法”,全省安排民生类支出1.26万亿元,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牵好“预算改革”牛鼻子,用好“钱袋子”。实际上,自2018年广东启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以下简称预算管理改革)以来,广东围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牵住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这一“牛鼻子”,“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已初步显现,各方预算管理积极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两提高”。

基层获得“财政自主权”:先谋事再排钱

“我们街道常住人口12.5万人,日常要处理的项目多、金额小,如果所需新增支出都要逐笔向政府申请,耗时较长,现在有了区财局倾斜下拨的500万元基层管理机动经费,就可以更好地处理突发情况,比如修补道路破损,采购清洁车辆等,全力保障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广州黄埔区联合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黄埔区基层获得“财政自主权”,是广东预算改革管理权限不断下放的缩影。自启动预算管理改革以来,财政部门已经从“管全程”向“聚焦两头”转变,全面退出项目审批及组织实施等预算执行事务,聚焦预算编制和预算监管,相关的业务部门从“被动接”向“积极谋划”转变,改革促进部门谋事干事效果明显。

“以往是‘先排钱,再定项目’,现在是‘先谋事,再排钱’。”江门市人才工作局四级调研员张志军深有感触表示,预算管理改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作方式。

张志军以自己所在的市人才工作局举例,据悉,长期以来,江门市人才资源面临着先进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部分优秀的医生、教师、高级技工等人才流失到发达地区。江门实行预算管理改革后,2019年8月底,该局主动向市财政局申请下拨高层次人才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和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合计300多万元。2019年9月初,市财政局就把指标下拨至市直单位和各市区了。

花钱必问效做实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花钱必问效果、无效必问责。预算管理在放权的同时,也要在规范预算编制、加强制度建设、实施绩效管理和强化外部监督等方面作出相关的制度安排,以确保放权后财政资金得到高效、安全、规范配置和使用。

对此,各市县区也在积极聚焦监管监督管理,以提升财政资金管理规范性。其中,广州黄埔区创新性的引入了事前绩效评估,在预算编制环节,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评审工作,来决定财政资金该不该给,怎么用到刀刃上。截至2019年,共对140个项目开展事前评审,涉及项目申报金额48.13亿元,共核减资金8.52亿元。

而江门则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市直机关绩效挂钩,对于支出进度不达标的市直部门予以不同程度扣分,对绩效目标评价低的,压低次年预算安排金额。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各部门主动做实预算,申报新增支出990亿元,比上年同比下降36%,“报大数”现象明显减少。目前,全省21个地市和74个县区已完成本级预算改革部署,其余县区正积极探索推进改革工作,以改革为牵引各级政府财政管理水平提升,2019年,广东省在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评价考核中位列全国第7。

根据2020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省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贯彻落实“1+1+9”工作部署的重点支出将占到总支出的80.7%,以充分发挥财政资源配置对重大规划、重点政策的支撑保障作用,“全省一盘棋”的理财管财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中。

新闻推荐

江门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迎来重大利好,江门团人大代表备受鼓舞、十分振奋 一枢纽站投用 一铁路建成 两高铁开工

□江门日报特派记者/肖开刚赵可义唐达“珠江肇高铁江肇段今年要力争开工这件事,我一定会盯着的,推动这个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