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新时代人大工作历史使命,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水平 省人大常委会“成绩单”里的“江门作为”
昨日,江门代表团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从这份“成绩单”中,不仅能看到省人大常委会在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履职尽责、深化县乡人大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所描绘的工作蓝图,还能从中读出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近年对接省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要求,以实现“三个加强”、争创“三个一流”为目标,在加强党的建设、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等工作中展现的“江门作为”。文/唐达肖开刚赵可义杨小燕
坚持党的领导蕴含“江门亮点”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人大工作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摆在首要位置,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报告回顾,一年来,“省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对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蕴含着满满的江门“亮点”。
如,去年4月,江门召开人大系统党的建设座谈会,这是江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年来首次召开党建专题会议。市人大常委会还首次提出开展“五大重点行动”,首次制定出台《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全面迈上新台阶。
这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就立法、监督、决定等工作向市委提交请示、报告34件,围绕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决议11项,依法任免国家工作人员98人次等。去年5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获得省委充分肯定。
“做好新时代广东人大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建设这个重大原则”,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广东人大工作的政治引领和任务要求。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将高站位加强政治建设,深刻理解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历史使命,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主动作为,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积极推动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高质量发展凸显“江门担当”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省人大常委会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省中心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着力增强监督实效、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积极发挥代表作用。
回顾这一年,江门人大常委会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中也涌现出了众多“首次”,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担当。
如,首次开展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专项监督;首次听取审议江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首次邀请江门荣誉市民列席市人代会;首次在历史文化保护立法权限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首次对江门地方性法规《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进行修正;首次开展立法“回头看”等。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落实“1+1+9”工作部署履职尽责,全力助推形成“双区驱动效应”,及时供给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法规制度,加强监督推动法律法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有效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把服务代表、联系代表、发挥代表作用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对照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记者了解到,今年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双区驱动”,听取审议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积极推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组织各级人大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工作情况的专项监督,听取审议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报告、关于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等。
善用法治推进社会治理。今年省人大拟安排法规项目22件,及时供给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法规制度,其中将审查批准《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做好《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审议工作,开展文明行为促进方面的立法工作;充分发挥“法律巡视”作用,加强法律法规特别是江门市制定的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组织开展《江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江门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执法检查,跟踪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并配合省人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调研。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发挥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据了解,经省人大常委会推荐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努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多次来江门调研考察,将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备选单位。接下来,江门市将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进一步推动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工作,争创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
代表票决制推广“江门经验”
履职为民是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
去年,江门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并在全省首次开展三级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首次组织全市三级人大同步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周活动;首次开展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满意度测评。其中,蓬江区人大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江门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提供了经验借鉴。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江门有基础也有责任对这项工作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及时总结,不断提升,力争成为全省的典范。
市人大常委会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工作,形成制度和规范,并将群众关注度、惠及面广的民生问题纳入票决制工作,推动票决制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在日前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江门市人大代表再次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12件候选项目中差额票决出今年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同时,各市(区)和各镇(街)人大今年的例会也继续实施代表票决制。
此外,省人大常委会还提出,继续推进联络站建设。目前,江门已设立代表联络站484个,平均11.7个代表配有1个代表联络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会双水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经验获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争先创优蔚然成风。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化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优化管理、强化保障,推动各级代表进站参加履职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代表联络样板站。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卓栋,通讯员陈雪芬、谭耀广报道:春节前首个交通客流高峰即将来到。记者14日从江门交警方面获悉,今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