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党建好新闻及党建微电影大赛结果出炉 人民日报新闻作品获特等奖
在昨日举行的“初心·使命”讲评会上,2019年江门党建好新闻及党建微电影大赛结果正式出炉,18件新闻作品获得表彰,其中特等奖由人民日报报送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党校60年来坚持教育培训党员不间断——一所乡镇党校的六十年坚守》摘得。17部微电影获表彰,其中由江海区江南街道报送的《七彩虹》获得金奖。
2019年江门市党建好新闻评选活动共收集到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送的300多篇新闻作品,并评选出18篇获奖作品,涌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党校60年来坚持教育培训党员不间断——一所乡镇党校的六十年坚守》《昔日村干部“没人信”今朝党支部“聚人心”》等佳作。
“总有党员在身边”——2019年江门党建微电影大赛共收集全市各单位、各市(区)、各行业及社会创作者送来的参赛作品40多部。经过组织发动、观摩展播、网络投票、专业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七彩虹》《我也是交警》《义路有你》等17部获奖作品。
获得特等奖的人民日报记者贺林平、获得一等奖的南方杂志记者付强在颁奖现场对江门在党建工作方面的探索、实践及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将继续关注江门,讲好江门党建故事。
(傅雅蓉曾华玲)
声音
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
昨日,谢创(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创立人之一)之子谢军威、江海区江南街道仁美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日红、上川岛气象站站长杨万基等3名优秀党员为来自江门市各条战线的数百名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基层党员代表讲述共产党员的初心故事和使命担当。
谢军威
父亲将一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谢军威在讲评会上讲述了三个有关父亲谢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其中,谢创1935年回到上海后坚持寻找党组织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谢军威介绍,1935年初夏,谢创回到了阔别13年的故乡开平塘口以敬村,以家乡学校为阵地,向知识青年和农民,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家乡抗日救亡群众运动,建立抗日同志会等革命群众组织,培养进步师生,逐步建成了一个抗日救亡的革命据点。1937年,经中共党员关山引领,谢创终于与党组织联系上,同时还接受了回开平重新建立1929年被破坏的开平地下党组织的任务,自此打开了中共开平地下党组织新的局面。
“父亲就是这样,自加入共产党后,就认定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有党领导的时候,不怕牺牲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失去与党联系的时候,依然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谢军威说。
吴日红
只有为群众多服务,群众才会认可你
微电影《七彩虹》讲述的是社区干部吴日红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我们社区干部群里流行一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半夜响电话。”谈起日常工作,吴日红笑道,一听半夜电话响起,就知道是居民有危急事情发生,有时可能是居民楼发生火灾,有时可能是邻里纠纷,“甚至水管爆裂需要抢修这样的情况我也遇到过”。
“刚开始工作,群众经常不理解很正常。我认为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你为他们做了什么,无论有多细小,他们都会感受到,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些年来,我也深深感到只有为群众多服务,群众才会认可你、才会配合你。”吴日红介绍,这些年来,仁美社区经常自我加压,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便民服务。“当群众感受到社区提供的服务后,就会对我们各项工作支持很大。”吴日红说。
杨万基
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高中毕业,杨万基就来到上川岛气象站做了一名测报员。从1981年至今,杨万基坚守初心,在上川岛一干就是近40年。去年,杨万基获得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而且一直以来,杨万基都被人们称为“离台风最近的人”。在杨万基看来,这些荣誉和称呼都在提醒着他,要时刻牢记作为一名气象人肩上的责任。
上川岛气象站平均每年6级以上大风影响天数达到92天,8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50天,平均每年要受2—3个热带气旋影响。“台风来的时候,岛上所有人都早早躲进屋子里去了,而我们却要迎着台风而上。上川岛气象站作为广东省离南海最近的气象站,气象资料对研判台风走向和强度非常重要,气象资料参加全球交换,对日后的科研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一定做好这份工作。”杨万基说。
谈起坚守近40年风雨无阻的初心,杨万基的回答朴素又有力量:“我这个人吧,比较犟,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傅雅蓉陈艺锋)
新闻推荐
流浪男子不知家人住址 热心市民送他到救助站 有线索者请致电市救助站
李文兴想与家人团聚。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朱磊磊)1月8日,一位热心市民将一名男子送到了市救助站寻求帮助,这位热心市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