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森林城市 书写生态文明建设华章

江门日报 2018-12-18 06:46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开平画卷绘就。 黄锡球 摄 镇海水库。 黄锡球 摄

开平市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建设独具开平特色的公园城市。近年来,开平市先后荣获国家和省授予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等多项殊荣,孔雀湖湿地公园获批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大沙镇成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40年来,开平市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着力改善城市生态宜居环境,实现从荒山县到绿化县、生态县,到如今国家森林城市的飞跃,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1978年,开平共有林地4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45.05%;森林覆盖率仅为17.32%,森林蓄积量8.9万立方米;到今年,林地面积扩大至93.0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94.8%;森林覆盖率达到44.39%,森林蓄积量446.773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40年间分别增长27.07%、437.87万立方米,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持续提升。

文/梁佳欣陈炽坚

A满目皆绿现代园林都市初具规模

如今,行走在开平街头,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挺立道路两旁,向你招手;漫步在人民公园,姹紫嫣红的绚丽花朵迎风绽放,朝你微笑……这些美丽怡人的景色,记录着改革开放以来“绿色”在开平的迅速蔓延扩张,也见证着开平生态绿化事业的高速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平的林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原本森林资源少、林业基础薄弱、林业生产停滞不前局面逐一被打破。1989年,开平基本消灭荒山,并于1990年成为继新会之后全省第二个绿化达标县(市)。2005年,开平市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称号。2017年10月,江门市(含开平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开平林业生态产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推动。改革开放前,开平的森林遭受病虫和火灾危害,乱砍滥伐林木成风,造林偏重数量又不注重管护,人为破坏严重,效果不佳。改革开放后,开平积极转变方针政策,推行依法治林、科技兴林,有效保护了林木、林地和野生动物三大资源,林业产量和森林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近年来,开平市以创森为抓手,造林从注重数量、粗放型经营为主,向注重质量、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主转变,使得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目前,开平市造林绿化采用良种率达100%,林业生产周期从过去的15年缩短到现在的10年、8年、5年甚至3年,林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现代园林式文明都市初具规模,“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开平画卷已然绘就。

B龙头带动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园体系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纷纷创建“公园城市”,水网密布的开平市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沙河水库内,有着一个占地总面积相当于5个杭州西湖、拥有152个岛屿的天然湿地,享有“孔雀湖”的美誉。

2016年12月,孔雀湖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改写了开平市没有国家级公园的格局。开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用3—5年时间,建设总面积超过3.8万亩的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建设遵循“生态优先,水环境安全第一”的原则,把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作为建设首要任务,通过实施净水、水体修复及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全面完善湿地生态功能,全面提升湿地生态质量。同时,开平市将进一步丰富湿地公园文化内涵,提升景观品质,完善配套设施,增加市民体验式休闲的可进入性,打造珠三角区域内大型的社会公益性湿地公园。

龙头公园带动,进而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园体系,这是开平市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思路。近年来,开平市以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具有开平特色的公园城市建设——2015—2017年,共建成16个森林公园,面积4336.15公顷(6.5万亩),其中包括广东省潜龙湾省级森林公园、广东金山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大沙河森林公园、大沙榄树角森林公园、赤水茅滩森林公园3个县级森林公园,以及塘口镇洞厚森林公园、金鸡镇西坑水库森林公园、沙塘镇清湖塘叠书山森林公园、马冈镇登山森林公园等11个镇级森林公园;建成湿地公园2个(广东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金山湖湿地公园),面积2569公顷。

同时,为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改善人居环境,开平市选择将越来越多的公园建在市民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舒适的环境。据统计,2015—2017年,开平市共改造或新建166个村居(社区)公园,新建10个镇级公园,翠山湖体育公园、苍江健身广场两个综合性公园,以及马降龙碉楼村落风光公园,完成宝堤东路、沿江西路长堤改造配套绿化,和石浅线、环城公路(南环路)、开平大道沿路绿化景观工程,以及四大高速出入口绿化升级,良园路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建成龙山水库、塘口碉楼、赤坎古镇、赤水温泉、大沙天露山、金山公园、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体验之旅、金鸡中微子科普、百合达维轮胎文化等11条、全长470公里、具有侨乡特色的绿道,并赋予各公园浓郁的侨乡文化内涵,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公园体系,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愿望逐渐实现。

C绿色发展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开发

在大力打造“公园城市”的同时,开平市积极实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森林碳储汇功能,促进绿色发展。

2013年,开平市建成“百里紫荆花廊”开阳高速开平段生态景观林带,面积1800亩,全长25公里;建成全长7公里、面积约200亩的开平大道景观林带,提升交通要道绿化景观,形成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当前,开平市已完成森林碳汇工程建设任务44375亩,并将森林碳汇工程与饮用水源水库第一重山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工作相结合,提升饮用水源水库周边林业生态质量。2017—2018年,开平市完成生态公益林扩大面积18.33万亩;2014—2018年,新建乡村绿化美化文明村建设169条,其中省和江门市级示范村14条,其他生态村155条;建成百合镇、塘口镇2个生态园林示范镇;2017年2月,下丽村等14个村庄成为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

在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平市注重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近年来,开平市通过划立保护区等方式,对现有22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7种珍稀野生动物加强保护,鸟类从11种增长到39种;对291株古树名木进行建档管理,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

此外,开平市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形成了资源培育、加工生产、森林文化等比较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并依托丰富的森林、湿地资源,打造一批生态景观旅游景点,做优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沐浴着改革开放40年的和煦春风,美丽的开平将以昂首向前的姿态,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续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新闻推荐

四十年风雨兼程求发展 医疗卫生改革创辉煌

开平市中心医院。开平医疗卫生技术快速发展,检查技术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12月18日星期二区域新闻部主编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