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设施日趋完善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开平市博物馆今年2月正式开放。 开平市文广新局供图 开平市文化艺术中心与自助图书馆相映成趣。 开平市文广新局供图 开平市百姓健康舞大赛现场。 张健忠 摄
改革开放40年,既是物质生活改善的40年,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升的4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开平各项文化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在广大华侨同胞的关心、支持下,目前,开平市建成一批文化场馆,各个文化专业协会的活动蓬勃开展,文艺精品竞相涌现;与此同时,“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文物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可喜局面。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开平的体育项目、体育设施、群众体育活动得到迅猛发展,侨乡体育名人辈出,涌现了一批体育健将。
文/翁丹萍
黄晓莉
A文化设施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后,开平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文化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设施和群众性文化团体呈现爆发性增长,文化馆、美术馆、文乐中心、影剧院、工人文化宫、青少宫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断新增或扩建镇级文化中心、乡村文化室、图书馆(室)、文化科技夜校,建立群众业余文化团体。这些机构、设施、队伍、阵地、项目,紧密配合侨乡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发挥了多方面作用。华侨、港澳同胞对家乡的文化建设更为热心,除了捐款支持,还捐建了大量农村文化楼,捐赠了图书、文物,群众自办的文化设施也得到一定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平先后兴建了伟伦图书馆、第二美术馆、梁金山民俗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各乡镇的文化设施设备日趋完善。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厂矿、企业,如嘉士利、涤纶公司等,先后兴办了高标准的歌舞厅、桌球室、图书室、电视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到1992年末,开平有文化站17个、文化娱乐中心17个、文化室1000多间、灯光球场200个、文化楼70多座。
进入21世纪后,开平文化事业发展更加繁荣,先后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碉楼之乡”“中国摄影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开平先后兴建了广播电视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到2017年底,开平全市共有歌舞娱乐场所21家、电影院6家、艺术品经营单位3家、印刷企业150家。其中,开平市图书馆为一级馆,开平市文化馆为一级馆,新建谭逢敬艺术院(开平市美术馆)、开平市博物馆,15个镇(街)文体服务中心全部达到省一级标准,其中5个达到省特级标准;建成行政村(社区)达标文化室268个,建成农家书屋315个,农家书屋藏书共46.9万册。
B文物保育迈上新台阶
开平是著名的碉楼之乡,拥有1833座碉楼,历史底蕴深厚,人文价值高。改革开放后,开平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工作均有了长足发展,相关工作从一张白纸发展至今,取得了历史性变化。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开平文物保育工作更是迈上了新台阶、开启了新篇章。
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后,开平市积极开展碉楼文物托管工作,努力推进碉楼认养工作,目前,已完成了45座重点碉楼的托管工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平市共争取3000多万元碉楼维修、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用于碉楼修缮、村落整治、防雷等工程建设,累计完成了142座碉楼、54间民居的维修和重点碉楼的防雷工作。其中,自力村铭石楼等4座碉楼维修工程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优良工程。
2017年,开平市与五邑大学共同开展核心区40座碉楼沉降及位移检测桩的定点选址和埋置工作,每座碉楼设置2个永久性监测桩;同时,与五邑大学合作对开平碉楼监测桩装置进行国家发明专利及使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授权。
2011年,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谭金花,带领由文化遗产保育热心人士组成的民间团队,来到开平市塘口镇仓东村,实施“仓东计划”——仓东村建筑修复保护及社区营造,以保存当地文化及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仓东计划”启动以来,政府、社会投资者、专家学者、村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文物保育合作平台逐渐成型。仓东村也成为文化遗产教育基地,打造了一个深度文化体验和学习文化遗产保育知识的场所。今年8月,仓东村入选“全国第二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
C文艺精品竞相涌现
改革开放后,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精神面貌一新,开平涌现了很多贴近社会、贴近群众、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原创红色歌谣和歌曲作品。当地文化部门收集整理了相关作品21首,如《胜利属于我们的》《怒吼吧鸭绿江》《绿水青山不寻常》《城乡繁荣唱不尽》《饮水思源》《南楼英烈颂》等,这些作品紧跟时代发展、弘扬社会正气,包括开平民歌、戏剧、曲艺等形式。
今年,开平创新利用民歌,融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内容,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扫黑除恶工作,又让开平民歌焕发了新活力。例如,塘口镇改编开平民歌“卖鸡调”,进行重新填词,并创作了《扫黑除恶保平安》宣传视频。
此外,在由江门市文明办主办的2018年江门市优秀童谣征集活动中,开平市共组织报送了优秀童谣30多首。经评选,由开平市音乐家协会会长谭法宁、会员叶方义创作的《吹泥鸡》获得二等奖,由三埠街道春华小学学生洪梓榕创作的《牵牛花》获得三等奖,另有9首作品获得优秀奖。
D体育事业迅猛发展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开平只有龙舟、武术、舞狮等民间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开平积极发展排球、篮球等体育活动。改革开放后,开平的体育项目、体育设施、群众体育活动得到迅猛发展,侨乡体育名人辈出,涌现了一批体育健将,有曾入选国家排球队的朱慈、余宝润、余炎森,有勇夺奥运金牌的刘辅梁,以及2017年国际泳联世锦赛跳水男子1米板决赛冠军得主彭健烽。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平的体育组织机构、体育设施场地逐步完善。由政府、社团、港澳同胞等共同出资兴建了一批排球场、篮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室、足球场、游泳池、体育馆;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普及到学校、厂矿企业、圩镇和农村,有计划的体育比赛更是经常性举行,不少乡镇恢复了传统的龙舟、舞狮等活动。
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开平籍残疾人运动员刘辅梁勇夺2枚金牌、1枚银牌,成为第一个夺取残奥会田径金牌的广东人。刘辅梁在赛场上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开平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新闻推荐
中小学推广文明操 在学生心中播下“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种子
启动仪式上,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文明操。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梁佳欣通讯员/邓颖黄少环)为进一步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