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组建各种形式医联体36个,各类医联体100%覆盖各县(区) 基层解决常见病 当好健康守门人
家住惠城区横沥镇的74岁车婆婆因咳嗽气喘来到横沥镇中心卫生院就诊,门诊医生接诊了患者,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医生为车婆婆开了DR胸部正位片检查,该院放射科技师为车婆婆进行拍片检查,半小时后一份由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诊断审核的诊断报告就交到了车婆婆手上。
车婆婆享受到的就医便利背后,是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横沥镇中心卫生院共建医联体带来的成效。
近年来,惠州市把推进医联体建设作为强基层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任务目标,确保群众常见病、慢性病能在基层解决,当好健康守门人。
目前,全市10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组建各种形式医联体36个。各类医疗联合体100%覆盖各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在逐步以各种形式参与市级、县域组建的各类医疗联合体,全面向100%任务目标迈进。
举措
分区域分层次就近布局医联体网格化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为加快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今年4月底,惠州市印发《惠州市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均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主任的县域医共体管委会,由县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深入推动落实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三个县均由县人民医院作为总医院,或通过整合中医院、保健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龙门、博罗),或通过托管卫生院设立分院方式(惠东)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贯彻落实管理、服务“两个共同体”。
与此同时,市卫生健康局统筹规划、分区包段,进一步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以城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为核心,以县、区、乡镇纵向合作完善医联体布局,发展壮大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以及强化专科联盟建设,推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分区域、分层次就近布局医联体网格化。
目前,全市10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以紧密型(托管)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多种医疗联盟模式共组建各种形式医联体36个,基本搭建起医联体框架。各类医疗联合体100%覆盖7个县(区)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在逐步以各种形式参与市级、县域组建的各类医疗联合体,全面向100%任务目标迈进。
成效
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成效日益凸显
据了解,市中心人民医院与博罗县人民医院共建惠州市首个紧密型医联体以来,博罗县人民医院门诊量、住院量较合作共建前的2017年分别增长26.59%和6.18%。2017年9月至今,市中心人民医院累计下派17批次共1500人次的临床、护理专家到博罗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博罗县人民医院累计选派70名骨干到市中心人民医院进修培训;累计开展了118项新项目新技术,部分项目填补了县域内的空白。
龙门县人民医院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托管医共体,由心血管内科、产科、外科、重症监护等各个学科专家进驻县人民医院开展共建工作,今年上半年县域内住院率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排位提升了5位。
惠东县作为全省县镇医疗共同体建设试点县,以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构建了3个医共体,并正以县第一医联体为试点,着力建设“县九大医疗共享中心”。
龙门县自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借助县人民医院全科医师下沉各乡镇指导工作,积极开展“医共体”城乡一体信息化建设,构建县镇村远程会诊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县总医院、16家分院和32间村卫生站平台建设并运行;部分建成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检验中心,解决了基层分院诊断技术人才紧缺难题。
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小金口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惠城区、惠东县和博罗县通过各类型合作,搭建远程协作网,打造“名医工作站”,搭建区域创伤救治网络,上下联动推进双向转诊。市中医医院以“惠州市中医医疗联盟”为平台,加大中医名医、骨干下沉,推动区域中医医疗事业发展,在急症、疑难症等的救治上取得明显成效。
惠城区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横沥镇卫生院和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对医务、财务、人事等职能部门进行垂直管理;同时,医联体建设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结合,确定家庭医生签约两种工作模式,广泛推开医联体建设,也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网络建设树立了范例。
此外,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联盟、中医医疗联盟、胸痛中心联盟、卒中中心联盟、儿科专科联盟等也发挥积极作用,有效补齐薄弱学科短板,医联体在打造“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方面,产生了实质性效果,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成效在全市得到了较好的展现。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特约通讯员苏秉成
新闻推荐
市一中初一师生及家长日前到市档案馆开展档案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通过众多实物和图片多层次多视角了解惠州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