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N”志愿服务矩阵形成 有困难找志愿者 有时间做志愿者

惠州日报 2019-12-03 08:44

12月1日,“文明之光·志愿之星”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暨12·5国际志愿者日文艺晚会在县城文化广场举行,志愿者们用文艺节目展示着志愿者特有的风采,传递着志愿服务精神。同时,晚会上表彰了2019年度博罗县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在社会上树立了榜样,弘扬了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志愿者们作为活动开展的主体,为全县人民送去了新思想、新文化、新动力。一年多来,博罗已形成“1+37+N”的志愿服务矩阵,面向乡村开展了近2万场次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县群众打造了一场又一场的服务“盛宴”,温暖了你我的心窝。

把“我”的志愿服务故事讲给你听

奉献精神传万家,志愿服务温暖你我他。近期,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培育和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壮大,博罗县开展了2019年“博罗县最美系列”宣传推荐活动。晚会现场公布了评选结果,现场表彰了最美志愿者20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8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8个、最佳志愿服务站点3个、最美志愿服务家庭2个。

记者留意到,这些获奖志愿者来自社会各阶层,志愿服务的领域也不同,有的专注环保,有的专注护学,有的专注篮球推广,还有的专注于中医药文化推广等。不管服务于哪个领域、来自哪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奉献自己,方便他人。”

为了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现场还上演了《我的志愿故事》分享,邀请了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博罗县博艾志愿者协会会长石中华、博罗县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吴炳菊、博罗县教育义工团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周翠芳等3位志愿者与现场观众分享各自的志愿服务故事。他们以各自的志愿服务之路为切入点,讲述了各自所理解的志愿服务精神,激励志愿者们更加坚定地走在服务的路上。

当晚,志愿者代表们还从幕后成为舞台的主角,精心编排了文艺节目,形象生动地向观众传递志愿服务精神。情景剧《幸福博罗欢乐行》讲述了山美水美的博罗蓬勃发展,因为文明和志愿者的参与,这座城市更加美、更具魅力。手语舞《争做志愿者 奉献新时代》,志愿者们通过手语表演的形式传递雷锋精神,呼吁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一起建功新时代。最后,晚会在《志愿者之歌》落下帷幕。

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

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方式。作为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博罗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工作目标,多方整合资源,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构建群众“点单”、部门“派单”、志愿者“送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工作回路,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加贴民心、达民意。

群众在哪里实践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开展什么服务。为实现按需服务,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志愿实践活动注重需求导向,采取调查问卷、入户调研、活动留言、座谈交流等方式,以及搭建“扫码点单”等便民网络平台,畅通收集群众需求的渠道。

截至目前,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4万余人,约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3%,提供了2.4万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全力营造了“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社会氛围。同时,以志愿服务总队牵头,整合18支镇(街、管委会)志愿服务分队、19支专业志愿服务支队,形成“1+37+N”的志愿服务队伍,并推动9支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参与,实现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

如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志愿服务工作?根据《博罗县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该县将继续完善运行机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成立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推动标准化+特色化,突出思想性+创造性。实施“一网一号一库(项目库)”,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文明博罗”公众号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库建设。设立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志愿服务站点,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同时,打造更为高效的志愿服务供需平台。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和手机程序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管理,拓展群众需求收集渠道,推动项目资源上下流通,实现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各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站要安排专人负责本地志愿服务工作,及时收集报送群众需求信息,以及具体组织本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通讯员陈日洋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做好侨镇侨务工作 杨侨潼侨快速发展 归侨侨眷安居乐业

仲恺高新区潼侨公园里的归侨雕像。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摄博罗县杨侨镇和仲恺高新区潼侨镇,是惠州市两大侨镇,居住着近万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