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飞逝 爱不褪色 市特殊学校“妈妈们”与残疾儿童共成长的故事

惠州日报 2019-10-31 09:13

本报当年《漂亮的好“妈妈”》报道版面。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黄贤娟、朱金赞、杨桂霞、张彩霞、张锦芳(图左起)一起在看当年的报纸。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翻开一张珍藏了19年的老报纸,惠州市特殊学校教师张彩霞感触颇多。2000年5月20日,《惠州日报》刊发《漂亮的好“妈妈”》报道,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市特殊学校青年女教师呵护残疾儿童的感人故事。时光飞逝,报道中的4位青年女教师如今都已为人母,在孩子们眼中更多了一分母爱光辉。

■当年 跟学生同吃住,感觉像是照顾弟弟妹妹

当年,市特殊学校有10位“漂亮妈妈”,她们大多从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并分配到此任教。张彩霞、杨桂霞、黄贤娟、张锦芳是其中4位。当年在特殊学校读书的聋哑学生共85人,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7岁。孩子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学校完成,老师用特殊方法教育孩子,就像母亲般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

“说实话,那时候我们大多20岁出头,还年轻,心里更多的感觉像是照顾弟弟妹妹一样。”张彩霞说,老师和孩子的宿舍相隔一层楼,可以说大家日常吃住都在一起。当时没有生活老师,每个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身上都肩负照顾孩子的职责。“有不少学生从博罗、龙门等地的农村过来,刚来的新生很多还不会洗脸、洗衣服、叠被子,我们都一手一脚地教。晚上看着他们入睡,早上叫他们起床,有时中午还陪着一起睡。”

“班上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有的大孩子与小孩子同班会不好意思,有的孩子刚到学校会特别想家,还常常哭。”杨桂霞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安下心来,一到放学时间,就陪着孩子聊天,陪他们打篮球、看电视、玩游戏等,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跟他们建立情感。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有孩子发烧,老师就要陪着孩子打点滴直至半夜,夜里几乎没睡,第二天又紧接着上班。

■现在

带着深沉的母爱助力孩子开启精彩人生

学习上,“妈妈们”对孩子也抓得很紧。有智力障碍的聋哑孩子跟不上,张彩霞就特意利用下午四五点后的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教他们用手语拼汉语拼音。

在“妈妈们”的爱心滋养下,聋哑孩子学会了用简单的手语与老师、同伴交谈,学会了认字、画画、跳舞,逐步养成部分独立生活能力。这些孩子从年幼无知、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到在“妈妈们”的照顾和教育下求知、成长,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妈妈们”欣慰地看到,孩子们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文艺活动、残运会等,在各自喜爱的领域发光。而今,不少孩子都已长大成家立业……

“现在迈进新时代了,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更加便利,信息传播更方便,父母跟孩子的交流多了,对他们的关爱多了,也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启发孩子的智力上。”黄贤娟感叹道。她们坦言,多年过去了,她们从当初摸着石头过河,成长到现在教学经验丰富、游刃有余,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份职业,对她们来说,不同于年轻时对孩子满腔热情的关照,随着她们晋升为人母,她们对孩子的爱也已逐渐升华为深沉的母爱。“大家心里都有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感觉。”这是她们的心声。她们希望,在如今越来越好的教学环境中,孩子们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开启更精彩的人生。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新闻推荐

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被称为“鹭鸟天堂,最美渔村”的油麻地村魅力十足,自然风光与乡村人文完美交融。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去年3月,惠州被列为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