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 补民生短板擦亮惠民品牌

南方日报 2019-10-25 06:28

惠州市一批新学校今年9月投入使用。图为市第十一小学(南校区)。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新中国70年砥砺奋斗的历程,也是一部惠州民生持续改善的历史。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惠州正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医疗服务、一流的养老水平,相比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惠州的民生发展仍然是一大短板。

为此,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保基本、兜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民生水平事关城市品质,眼下,惠州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品质城市的目标迈进。

●南方日报记者谢志清廖钰娴于蕾

上学

今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4万个

9月新学期开学,惠州一批新学校投入使用。惠州市第十一小学(南校区)迎来了首批18个班、679名学生。开学当天,刘惠中的儿子、女儿从私立学校转入十一小,“以前上学要15分钟车程,现在就在家的旁边,很方便。”

通过新(扩)建学校提供更多学位,是惠州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举措之一,近年各县区都在进行有益探索。在政府财政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惠城区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博罗县则针对农村小学缺少美术、音乐、体育教师问题专门招考了200名教师,在全县小学开展巡回教学……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市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以上,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4万个。建设一流城市的根本目的是富民惠民,教育惠民的落脚点之一在于孩子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在近日召开的惠州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会议上,惠东县高级中学获得2019年惠州市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令该校校长王团欣喜的是,今年该校的综合评价位居惠州市高中学校第一组别第一名。“在生源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能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高效课堂"。”王团告诉记者,通过高三级教师教学精准发力,打造高效课堂,该校今年高考语文、英语平均分均超100分。

有的放矢打造高效课堂,把教学质量摆在首位,这是惠州不断提高“学有优教”发展水平的缩影。惠州将努力争取成为广东省第一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市,力争通过3—5年时间,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服务模式和治理模式改革创新。

看病

今年8家卫生院升级为县区“第二人民医院”

9月26日,位于惠东县多祝镇的惠东县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开业了。这家医院的前身是多祝镇卫生院,曾长期服务周边5个镇约25万山区群众,由于住院人数较多,常常出现床位紧张的情况,迫切需要一家综合水平较高的医院。

在惠州,基层患者到市级和市外高水平医疗机构住院的虹吸现象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强基提质建设工程成为惠州市卫生与健康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市8家镇卫生院改造升级为县区“第二人民医院”被列入重点工作。

历经两年多的建设、总投资1.8亿元,如今惠东县第三人民医院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配置床位300张,成为惠东全县山区片首家二级综合医院。

一流的生活品质离不开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有赖于普惠性医疗政策的落地。从2018年4月1日起,全民预防保健这一惠民政策在全市各县区同步全面启动,惠州常住居民可以在常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免费体检。惠州也因此成为广东省首个全面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工作的地级市。

力争通过2018—2020年三年时间,为全市常住人口实施免费体检,是惠州做的一道算术题——以预防为主把健康管理的关口前移,控制患病人群数量和严重性,最终节约医保支出和减轻就医负担。

得益于医疗机构的升级建设和全民预防保健政策的实施,从基层开始,惠州市民正在享受更加健全的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

今年各县区试点长者助餐服务

姚伯是独居老人,在惠城区北门直街住了30多年。他曾经担心的吃饭问题如今得到解决。10月10日,惠城区桥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幸福饭堂开始试运营,为老年人提供三荤一素一汤的丰盛午餐。这样一来,姚伯不仅可以每天到这里上网、做理疗,还可以到幸福饭堂吃午饭,每餐还享受政府补贴5元。

长者饭堂是惠州今年重要的民心工程之一,也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一步。到今年底,惠州全市7个县(区)将至少新建、改建一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示范中心,开展长者助餐试点工作。

与此同时,惠州还推出一系列助老惠老举措,创新服务老年群体。近日,长者服务卡“粤省事”线上办理正式上线。凡是惠州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只要通过小程序输入身份证号码,就能足不出户办理长者服务卡,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等多项服务。

近年来,惠州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愈发凸显。据统计,全市共有2131名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仅有约0.44%的老人进行机构养老,这意味着社区居家养老需求突出。

截至去年,惠州共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31个,城市、农村社区覆盖率分别为23.7%和16.9%,与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差距明显。此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设置相对单一,无法真正满足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如何让全市近50万老龄人口健康幸福安享晚年?目前,惠州正在筹备设立长者服务局,这一改革举措有望推动全市老年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声音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为民生服务“解渴”

今年3月,惠东县第三人民医院被批准成为二级综合医院,升级建设不仅是硬件设施和技术实力的升级,也对卫生院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该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妇产科、医技等科室医务人员相对紧缺。

作为惠州唯一的五星级养老机构,惠州市社会福利院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去年底,我们成立有50张住院床位的护理院,但很难招到医生和护士。”该院院长朱可彬希望政府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通过政策倾斜提高行业福利待遇,“鼓励本地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养老护理类人才;加大在岗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人才从哪里来?职业教育是重要一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邓庆宁表示,该校目前已经开设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并力争年底前申报康养服务、家政类的高职专业。“对比珠三角其他地市,惠州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差距。”邓庆宁认为,一个地方经济越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突出,惠州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鼓励多元化办学,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之路。

■观察眼

民生保障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1949年10月15日,惠州解放。经过70年发展,惠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的生活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由基本温饱到基本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迈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上项目接连落户、产业发展壮大,惠州未来几年有可能迎来常住人口和人才落户的小高峰,这将对惠州民生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过程中,惠州的民生持续改善,但对比周边发达城市,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速补短板。

民生水平是一座城市品质高低的最直观体现。破解民生难题,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要脚踏实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保障扎实有效,城市就会像“磁力场”,吸引更多凤凰来栖。

新闻推荐

龙桥东江大桥 左幅主桥合龙年底通车后将拆除旧桥再新建右半幅桥梁

惠州日报讯(记者李燕文贺小山)10月14日,博罗龙桥东江大桥左幅主桥合龙仪式举行,意味着龙桥东江大桥改扩建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