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惠阳地委行署倾力支持深圳特区建立 今天惠州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 抢抓机遇善于借势学习对标深圳 深化深惠联动加快建设一流城市

惠州日报 2019-09-20 09:29

当年的惠阳地委、行署办公地。本版图片 据《惠阳地区助力深圳特区建立史录》

改革开放前深圳是惠阳地区一个毗邻香港的边防小镇,与香港断断续续开展过小额贸易,但居民收入差距仍然非常大,偷渡外逃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是当时深圳镇商业街。

昨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及广东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专题研讨班精神,提出要像当年惠阳地区倾全力支持创建深圳特区一样,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尽惠州所能,深度对接深圳所需,纵深推进深惠联动发展,为全省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作出贡献。

山水相依、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惠州与深圳同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亲,惠州是原惠阳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深圳在建特区前是原惠阳地区宝安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两地社会经济交流合作密切频繁、由来已久。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惠州来说,既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深惠同根同源的情感所系,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所在。

借势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惠州如何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

忆当年

1978年惠阳地委对宝安县提出超前规划,提出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

改革开放前的惠阳地区范围广阔,下辖惠州市(县级市,今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东莞县、博罗县、河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海丰县、陆丰县和宝安县共13个县(市),行署驻地惠州。

40多年前,宝安县还只是惠阳地区的一个落后的边远辖区。数据显示,1978年,惠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总值18.8亿元,其中宝安县1.27亿元,占全区的6.7%;全区人口525万左右,其中宝安县约25万,是全区的1/21。

然而,惠阳地区对在对外开放中宝安县的定位提出超前、有预见性的规划。1978年在惠阳地区管辖宝安县时,根据该县毗邻香港的区域优势,惠阳地委向省委提交《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这是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经广东省委报请中央同意,1979年1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实行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在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向中央提出在深圳试办贸易合作区。7月15日,中央批准在深圳市内试办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

深圳市试办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受到不少的非议,人们担心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受到破坏。惠阳地委在省委的大力支持下,顶住各种质疑和非议,加快县改市和试办经济特区前期筹备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惠阳地委敏锐地把握到宝安县在发展经济上独特的区位优势。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时,由于香港劳动力短缺,工资和成本上升,他们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迫使香港产业大转移。深圳利用香港或海外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港商利用内地的廉价劳动力,进行贸易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于历史的原因,从边防考虑,宝安县没有多少工业,因此,在靠近香港、侨胞众多的宝安县内首先试办贸易合作区,进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比其他任何地方更适合做实验室。

惠阳地区制定深圳市建制方案

宝安县改为深圳市被批准后,惠阳地区、宝安县两级开始制定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建制方案。经过反复修改,最后制定出三个方案。第二个方案不久被广东省委和国务院采纳,即市辖六区(深圳、葵涌、龙岗、南头、松岗、龙华)方案。

根据省委指示精神,在惠阳地委向省委提交《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了深圳市委班子的人选。1979年1月23日深圳市正式成立时,省委在惠阳地委提出领导人选的基础上,任命张勋甫为深圳市委书记,方苞为副书记(仍兼任惠阳地委副书记)。4月2日,经省委批准:任命贾华为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主任,曹喜芝为市委副书记。

成立深圳市后,惠阳地区、宝安县两级组织人员着手编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案,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8月21月,惠阳地委向省委上报了《关于深圳市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深圳市机关拟定机构设置61个,比原来宝安县机关增加了17个机构。关于人员编制方面,截至7月底止,深圳市行政编制1207人,拟定行政编制2034人,对比需要增加编制827人。行政编制人员增加部分要求省委给予解决,并增加相应的行政经费。不久,广东省对深圳市行政编制增加人员和需增加的行政经费基本给予落实。

深圳市初期建设的开拓者

土地征用是建立深圳特区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惠阳地区是深圳市初期建设的开拓者和深圳市初期建设部分资金的提供者。

1978年8月22日,惠阳地委向省委提交《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后,就着手解决深圳特区建设用地问题。10月26日,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上报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宝安县深圳镇用地的报告》。《报告》要求安排供电公司等10个单位的建设用地,需要征用深圳镇蔡屋围大队红二队桂木园水田18亩。随后,省革委同意了地革委的报告。1979年7月15日,中央发出50号文件,同意在深圳市试办“出口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后,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在深圳市先后征用水稻田5万亩,用于挖塘养鱼和种植蔬菜,将鲜活农产品供应香港市场,发展商品生产基地,增加经济收入。

深圳市成立后,为了尽快建成商品出口基地,惠阳地委和惠阳地革委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想尽办法,筹集资金支持深圳特区建设。1979年共拨款1361.5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出口商品基地。其中,宝安电厂1000万元,用于电厂三通一平;深圳至东莞电力线路改造100万元;深圳市水产局165万元,用于建设养鱼虾基地1万亩、养蚝基地43万亩;深圳市水产供销公司25.6万元,用于购置进口水产设备和土建工程;深圳港码头建设31万元;其他方面建设共39.9万元。

调配人员建设深圳特区

惠阳地区还是深圳市初期建设者的主要输出地。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后,对解决干部、技术员和人工缺乏问题,省委在1978年10月23日,上报国务院《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的报告》时,就作了规划,深圳市按地区一级配置机构和人员,要求全省各地顾全大局,大力支持,对大工厂要从对口厂整套地抽调干部、技术员和人工支援特区建设,主要在省直各部门、广州、佛山、惠阳、江门抽调解决。

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式宣布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这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

当时刚建立的深圳特区还是试验田,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到边境开荒吃住条件非常艰苦,惠阳地区机关甚至县级机关有部分人员不愿意去深圳做开荒牛。根据省委的指示,惠阳地委对人员的调动作了充分部署,人员主要从惠阳地区各县抽调。在解决特区人员方面惠阳地区是作出了很大牺牲的,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将相当部分骨干人员调入了深圳。从惠阳地区抽调入深圳的同志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为特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比如,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后,宝安县汽车站和宝安汽车运输公司,无论是运输规模还是运输从业人员的力量,都无法满足特区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惠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的许多干部和职工,把握住机遇,纷纷离开惠州到深圳发展,从上到下都有人员调到深圳汽车站工作。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调动。可以说,如果没有惠州技术上和人员上的大力支持,当年深圳的汽车运输业肯定会遇到困难,这批从惠阳调入深圳的干部职工为深圳的早期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惠阳地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进程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从一个边陲小镇蝶变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原惠阳地委行署助力深圳特区建立历程

1977年

9月,中央领导对广东省惠阳地区宝安县深圳口岸的对外接待工作作出批示。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对深圳口岸进行调研。

同年秋,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到深圳口岸、边境村镇视察调研,听取有关边防经济政策和外贸生产基地的情况反映。宝安县委在报告中,建议把宝安建成供应香港鲜活农副产品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1978年

8月22日,中共惠阳地委向省委报送《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提出,“宝安这个地方将要建成为外贸基地,深圳将建为旅游区。为了进一步搞好边防,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经地委常委讨论,我们建议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这个市的建制相当于地区级,即低于地委半级、高于县半级的建制,仍受地委领导。”这是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深圳市”名称。

11月25日,宝安县革委会上报惠阳地区革委会和广东省革委会《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建制的报告》,初步提出县改市三个建制方案。

12月22日,宝安县革委会上报惠阳地区革委会和广东省革委会《关于把宝安县改成深圳市建制的报告》,在对11月25日上报的初步方案调整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县改市三个建制方案。

1979年

1月13日,惠阳地区革委会向广东省革委会上报《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建制的报告》。

1月23日,广东省委发出《关于设立深圳市和珠海市的决定》,决定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这两个市均为省辖市,分别由省和惠阳、佛山地区实行双重领导。

2月,国务院批复广东省革委会上报的《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的报告》,明确同意广东的设想。

3月5日,国务院批复广东省革委会(国发[1979]63号),同意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以宝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深圳市的行政区域。属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惠阳地委双重领导。这个文件标志着深圳市正式成立。

5月21日,深圳市委向惠阳地委请示,要求成立中共深圳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9月10日,惠阳地委批复同意。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的两个报告,决定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出口特区。

8月21日,惠阳地委向省委上报了《关于深圳市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报告》。深圳市机关拟定机构设置61个,比原来宝安县机关增加了17个机构。

11月26日,广东省委、省革委会决定,将深圳市原来由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的体制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直属省领导。

1980年

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完成了特区设置的立法程序,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根据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料整理)

看今朝

“深莞惠联动发展”前景无限

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的重大时代性开启,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是深圳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省动员、全域参与、特事特办、举全省之力强力支持。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在“双区驱动”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备受鼓舞,以积极的姿态携手深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曾经“孵化”了深圳的惠阳地区中心城市——惠州,也在谋划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借助这个历史机遇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深圳的近邻,也是大湾区中土地及海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积相当于深圳、广州、东莞3市之和,区位优势、空间优势得天独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节中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广东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

中央、省的相关文件频频出台,为深惠合作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期,惠州出台的《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期重点工作及2019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积极探索与广深莞在跨界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创新协同和同城化试点,探索建设协同发展试验区。

深惠将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惠州土地空间广阔,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很大受益者,长远来看有可能将成为最大受益者。”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表示,在国际一流湾区中,不管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都是交通先行,然后产业为基。大湾区的交通网络要向粤东粤北扩散,惠州是必经之地。当然,惠州也必须交通先行,主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和互联互通。

这正是深惠两地正在携手聚焦的主要问题之一。惠州作为连接粤东片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正谋划大交通轴线,以“4+1”交通轴线和“5横5纵”快速骨干路网,形成外联内畅大交通格局。在连接深圳的轨道交通方面,除了在建的赣深高铁,深惠还在谋划研究3条轨道交通连接——深惠城际、深圳至大亚湾城际、深汕高铁。加上已经通车运营的厦深高铁,未来深惠之间预计至少有5条轨道交通互联,预计到2021年从惠州中心区到深圳只要20多分钟,跨城“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呼之欲出。

陈鸿宇认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惠州逐步构筑起引资引智引才的吸引力。而深圳、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成为连在一体的重要发展平台。

深圳被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创新试验方面得到更多授权,意味着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会进一步提升,这对周边城市如惠州会带来比较深远的影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议,借鉴广佛同城的经验,深惠两地应该在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等方面打通,通过加强协商协同,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考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则建议,惠州要加快开放平台的建设,如对外联通的港口、机场等口岸建设。在产业的分工协作上,如果惠州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能够壮大起来,与深圳建立更好的产业链联系,加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深惠的合作关系会更紧密。

深惠联动发展,未来可期。两座曾经在惠阳地区共同起步的兄弟城市,再度携手出发。

揭秘

为何不叫“宝安市”而叫“深圳市”

因当时深圳口岸比宝安县更知名

根据史料记载,“深圳市”名称正式在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978年8月22日中共惠阳地委向中共广东省委报送的《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中。

根据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惠阳地区助力深圳特区建立史录》一书记载,《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提出,“宝安这个地方将要建成为外贸基地,深圳将建为旅游区。为了进一步搞好边防,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经地委常委讨论,我们建议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这个市的建制相当于地区级,即低于地委半级、高于县半级的建制,仍受地委领导。”这是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深圳市”名称。

那么,宝安撤县设市时为何不叫“宝安市”而叫“深圳市”?原来,在设立深圳市之前,作为地名的深圳还是惠阳地区宝安县的一个小镇——深圳镇。由于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深圳口岸比宝安县更知名。

据《惠阳地区助力深圳特区建立史录》记载,宝安县在名称上改为“深圳市”还是“宝安市”,当时意见不太统一。惠阳地委和宝安县委认为,“必须把全县所辖范围改为市,名称叫深圳为好,因为深圳口岸全世界早已闻名,而宝安县则很少人知道”。省委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胡嘉峰

本文参考了《惠阳地区助力深圳特区建立史录》

新闻推荐

档案史料揭秘 深圳市名由来 1978年中共惠阳地委报送省委报告中首次提出 惠阳地区全程参与见证了深圳建市和设立特区的过程并提供大量支持

党史书籍封面。40年前,南海边的惠阳地区春潮涌动。“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