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惠东法院决胜“执行难”有力震慑失信被执行人,近三年受理执行案件10621件执结9357件 数说成绩

惠州日报 2019-02-01 08:25

惠东法院坚决打击抗拒执行行为。本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摄

■近三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10621件,执结9357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2018年终本合格率、信访办结率、三年执结率均达到最高法院预设要求。

■近三年来,开出“失信”罚单共计16.85万元;对被执行人追究拒执刑事责任2宗3人,其中一案被省高院采纳作为典型案例。

“多亏了法院,可以过个好年了!”日前,到法院领取工资款的工人代表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当日,惠东县人民法院为115名工人发放执行到位的工资款,共计130万余元。

近年来,惠东法院致力于打破“执行难”困局,在紧抓强制措施的同时不断创新,投入280万元建设执行指挥中心,在更加阳光和更强保障下推进执行,坚决打击抗拒执行行为,不断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

发力攻坚 公式

狠抓涉民生执行案件

【案例】领到工资款的115名工人实际涉及两批案件,其中70名工人到法院起诉新某利鞋厂,追索被拖欠的103万余元工资;其余45名工人向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向某兴鞋业追索共计27万余元的工资款项。法院和仲裁机构最终均支持工人们的诉请。因某兴鞋业和新某利鞋厂未自觉履行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和劳动仲裁裁决书确定的法律义务,115名工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某兴鞋业和新某利鞋厂的土地和房屋早已抵押给银行,在完成拍卖工作后,为了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争取在年前为工人发放被拖欠的工资款项,执行法官不辞辛苦,积极与银行沟通协商,将拍卖鞋业、鞋厂的土地和房屋所得款项优先用以清偿工人的工资债权。2018年12月18日,115名工人全数领取共计130万元工资款。

惠东法院决胜“执行难”,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狠抓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在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开通绿色通道集中发放工人工资,切实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中,在去年惠东法院开展的“南粤执行风暴”、“雷霆执行”、涉民生执行专项行动中,开通绿色通道为574名工人集中发放被拖欠工资约900万元。

远程指挥 公式

执行指挥中心显威力

【案例】去年8月30日,惠东法院对一宗排除土地妨害案件进行强制清场,并邀请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监督见证执行。与过去不同的是,被执行人在执行现场的一举一动直接通过视频传送到惠东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坐镇执行指挥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实时远程连线指挥,这是惠东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成后首次正式使用。当天下着倾盆大雨,执行干警兵分3路,有条不紊开展清场行动:财产登记及交接组干警细致清点建筑物内需要搬离的物品,并登记造册、有序搬出;外围警戒组负责周围警戒和维护现场秩序;后勤保障组听从现场指挥和临时调度,整个行动强势而有序推进。

最终,经过近6小时的冒雨奋战,清场行动顺利完成,涉案土地交到买受人手中,一宗排除土地妨害纠纷案得以圆满解决。

如今,云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实时实地的指挥调度模式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而这样的可视化综合性指挥调度模式在法院的执行工作中同样合适。

惠东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耗资280万元,占地近百平方米,配备单兵执行系统、执法记录系统、大屏显示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可视化、实时实地远程调度指挥案件的执行。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做到人力、物力最大化最合理的分配。这种方式好比在执行工作中添了一双“眼”,实时指挥调度更像是一张“嘴”,让执行精准高效。

据悉,惠东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不仅是执行办案、执行指挥、执行管理、执行考核、决策分析的一体化、信息化基础性平台,也是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平台和抓手,还是执行工作的信息交换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和决策分析中心,将成为执行“一张网”的核心平台。

边境控制 公式

去年成功执结6宗案件

【案例】一起摩托车碰撞事故中,被告江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共计赔偿11万元。但江某未自觉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义务,甚至移居香港逃避法律责任,故原告黄某申请强制执行。2018年12月4日,江某从香港经罗湖口岸入境时,边检站对其采取限制措施。接到边检站电话通知的惠东法院执行团队立刻驱车前往接控。在执行法官耐心释法后,江某认识到拒绝执行的严重性——面临司法拘留甚至可能被判刑。江某悔不当初,承诺立刻筹集赔偿款。短短半小时内,江某便筹集了11万余元执行款项。

2018年,惠东法院成功边境控制7人次,其中6宗案件成功执结,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1宗,执行到位金额逾68万元。而自2016年以来,共司法拘留206人,成功边境控制15人次,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有力震慑。围绕“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惠东法院驰而不息攻坚克难,不断加大执行强制措施的运用。

执行公开 公式

公开审理拒不执行罪案件

【案例】去年9月7日,惠东法院刑事第二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宗拒不执行判决罪案。涉案的两名被告人杨某祥、杨某玲为夫妻关系,在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二人向原告偿还280万元后,二人拒不履行法律义务,隐瞒财产情况从事经营活动。惠东法院当庭以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丈夫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妻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该案被省高院采纳作为拒执罪典型案例。

惠东法院注重强化执行公开,公开审理拒不执行罪案件,生动展示法院执行工作的声势,体现法律的权威。

本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通讯员马 塨 邱嘉滢

新闻推荐

平山大岭部分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本报讯(记者赖金朗蔡伟健特约通讯员李文聪)日前,惠东县人民政府重新发布了《关于禁止在平山、大岭街道相关区域销售燃放烟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