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被冻结“老赖”立马还钱区法院创新思路冻结被执行人财付通账户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本报讯 (记者张 晨 通讯员章婷)如今,微信支付成为人们日常交易的重要方式。当这种方式受到限制时,不少人会觉得很不方便。这不,一名被执行人受不了了,上午微信财付通账户才被法院冻结,下午就自己乖乖联系了执行法官来还钱。
日前,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接到一个电话,是拖欠工程款不还的被执行人廖某打来的,电话里他的声音显得有些紧张:“是不是交了钱后就可以解除冻结啊?”
2015年,廖某邀请卢某一起参与大亚湾一处工地的挖土石方工程,由卢某提供挖机。经结算,廖某应付工程款共计1.7万余元,并向卢某出具了一份欠条,但事后却迟迟没有付款。多次讨要无果后,卢某一纸诉状将廖某诉至大亚湾区人民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廖某分9期将钱款还清。然而约定的还款期限过了,廖某却仅支付了部分欠款,卢某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立即使用网络查控对廖某名下的财产进行查询,依法对廖某名下包括微信财付通账户等进行了冻结,限制其消费行为。廖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千方百计逃避执行的行为却带来了这样的麻烦,于是拨打法院电话,当天下午就把钱还清了。
冻结被执行人微信财付通账号是大亚湾区人民法院加大执行力度的一个新尝试,顺应了当下移动支付盛行的社会新趋势,有效提高了法院执行效率。今后,也将成为法院打击失信被执行人的有力武器。
新闻推荐
按5A级景区标准打造国家湿地公园 省政府批复《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
本报讯(记者张斐)到2035年,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17平方公里以内;以潼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