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5A级景区标准打造国家湿地公园 省政府批复《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

惠州日报 2018-11-02 08:35

本报讯 (记者张 斐)到2035年,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17平方公里以内;以潼湖为核心资源,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建设标准,打造国家湿地公园……

昨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省政府原则同意《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 (2017-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到2035年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0万人以内

批复指出,潼湖生态智慧区是珠江口东岸区域创新平台与区域协调发展平台,要强化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2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到2035年,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17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加强边界管控。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

批复要求,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完善建设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内外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达性。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系统推进水、电、气、通信、垃圾处理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综合平衡各类服务设施布局,提升综合防灾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居住和生活质量。

根据批复,潼湖生态智慧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区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对湿地公园、基本农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要素的保护,系统构建生态网络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开发和保护格局。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建设以湿地为特色的城市景观

批复强调,加强对风貌特色的保护。以潼湖为核心资源,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建设标准,打造国家湿地公园,注重滨水地区空间特色塑造和公共开敞空间营造,做好整体设计,加强景观视廊的控制和引导,建设以湿地为特色的城市景观。

批复还要求,健全管理体制。创新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提高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聚焦影响城市安全、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批复明确,《总体规划》是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重点和建设时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新闻推荐

“中国(广东)—韩国友好周” 开幕式举行

10月31日,“中国(广东)—韩国友好周”开幕式在星海音乐厅举行。广东省副省长陈良贤会见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并出席开幕式。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