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湖镇上围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及旅游规划(草案)出台 推出七大旅游产品体系 打造岭南田园特色度假村

南方日报 2018-10-18 07:20

上围村规划图。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翻拍

南方日报讯(记者/卢慧)早起闲逛山谷,午后吹风对饮,夜晚赏月观星,下榻特色民宿,刚刚过去不久的“十一”黄金周,不少市民及珠三角游客在惠州拥抱大自然,放松心灵,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田园乐趣。

寻找新的田园乐土,惠城居民有福了!日前,惠城区城乡规划建设局公布《惠城区汝湖镇上围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及旅游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上围村将建设成为集生态田园观光、民俗节庆活动、乡村文创、户外运动拓展、乡村康养旅居、党建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岭南田园特色的休闲度假目的地。至2025年,年接待游客规模达到36万人次。

以45个项目构建旅游格局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旅游+扶贫”的重要抓手。《规划》明确,上围村将在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下,充分研究惠城区市场发展趋势,深挖上围村旅游资源特色,谋划适合上围村发展的旅游总体定位、服务市场,规划上围村旅游空间结构、旅游产品业态分布。至2025年,将上围村建设成环东江产业带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惠州市新型农业产业改革示范村、广东省古村活化示范基地、旅游扶贫示范点,年接待游客规模达到36万人次。

根据《规划》,上围村将构建“二心·二带·四区·多组团”的旅游格局。其中二心分为主综合服务中心、次综合服务中心;二带为古村商业经济带、东江风情观光休闲带;四区为古村落观光游览区、山谷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生产观光区、东江纵队遗址游览区。项目构成共有45个,其中14个重点项目、15个支撑项目、16个基础项目。

在旅游产品体系上,基于上围村资源赋存条件和市场趋势,结合“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构建上围村七大旅游产品体系:即以田园休闲为主打的度假旅游产品,以康体养生、科普教育、乡村体验、红色文化、休闲运动为主题的重要旅游产品,以节事活动为推动的辅助产品的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将设置游客中心,规划设置两个一级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购物、休闲、娱乐、商务等综合服务。旅游住宿设施规划近期建设乡村乐居、古村别院和上围街市三种类型的旅游住宿体验;远期新增森林木屋、乡野人家两种类型住宿体验。旅游餐饮设施规划近期建设上围农庄、酒堂家宴、私房菜馆、上围街市餐饮项目;远期增加生态渔庄、荷塘雅舍、野趣酒家等餐饮项目。旅游购物设施规划建设一条上围旅游购物街,新增旅游商品,形成上围村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此外,将规划建设一套具有上围特色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规划将分期开发,计划近期率先开发古村落和东江纵队指挥部旧址区域,开发旅游项目共计30个。

将构建四类八大功能区块

《规划》明确,上围村将建设成为集生态田园观光、民俗节庆活动、乡村文创、户外运动拓展、乡村康养旅居、党建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岭南田园特色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具有引领带动效应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同时,构建四类八大功能区块,即一个公共服务区、两个村庄居住区、两个休闲旅游区、三个都市农业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包括旅游建设在内,其余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配套建设规划也纳入《规划》中。

在道路交通规划上,《规划》按对外道路、主村道、次村道三级道路构建道路等级体系,对外交通包括广惠高速、惠龙高速、惠民大道、镇北路、广仍公路、滨江路、洋塱路、汝湖至水口跨江公路等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24—60米。村内主村道控制为7—12米,次村道为4.5—6米。

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规划设置公共服务站(含村委会、警务室、文化室)1处、游客服务中心1处、小学1处、幼儿园1处、党员教育基地1处、全民健身场地2处、肉菜市场1处、农产品集散市场1处、卫生站1处、老年人协会1处、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保留现状上围祠堂、欧村谢氏祠堂(东江纵队指挥部旧址)

对于绿地系统同样也有规划,将利用村庄公共场地、耕地、林地、公园绿地等四类绿地连成连续的、有机的绿地系统。关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方面,规划水源为江北水厂,洋塱水库旅游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日常产生污水;村内设置4处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站,外围旅游服务设施用地安排6处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外围零散村民点鼓励建设化粪池和沼气池。雨水通过村庄巷道边沟或新建雨水管就近排放到附近河涌水系。远期从周边110kv变电站取得电源,沿主要村道敷设中压线路,通过中低压变电所降压输送到各村民用户。

新闻推荐

关于钟坤泉、范永清等住宅业主加建电梯用地的公示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钟坤泉、范永清等住宅业主申报的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白泥路南华苑C梯加建1部电梯规划建设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