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惠城又上榜同时入列2018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018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南方都市报 2018-10-17 07:15

[摘要]同时入列2018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018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南都讯记者杨振华10月8日,《人民日报》第12版以公告形式刊登了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所、中城国研智库等机构发布。惠城区入列“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80位,此外,惠城区还入列“2018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59位和“2018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74位。

惠城区同时入列三个百强榜

据悉,“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包括201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百强区、201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等多个榜单。在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的系列榜单中,惠城区入列“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80名。该评价指标体系立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城乡融合和政府效率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此外,惠城区还入列“2018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018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排名59位和74位。其中,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指标:资源节约、绿色生活、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科技创新指数研究则力图对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融资、创新主体、创新成效等进行系统评估,中小城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个指标:“双创”平台建设、研发潜力、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成效。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示范区排全省第一

惠城区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常客。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作为市中心区,惠城区提出要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中心城区。

据悉,惠城区将以惠城研发创新、生产管理、配套服务为核心,增强惠城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牵引力,强化在全市的战略地位和中心作用。惠城区将充分利用市中心区的区位和第三产业厚实的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现代商贸等高端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区域功能品质全面提升,着力将惠城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中心城区。

“2018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的荣誉,对惠城来说也是实至名归。据了解,近年来,惠城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8大体系35项指标中,多项指标完成数排名全市第二。2017年底,惠城区被国家认定为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区,成绩排名广东省第一位。截至目前,该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10家,其中90家已设立研发机构,占比达43%。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已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各类工程技术中心82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有32个。

A经济发展

去年实现GDP718.25亿元

据悉,惠城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17年全年实现GDP718.25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市项目)295.46亿元,增长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0.9亿元,增长10.6%;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9亿元,增长11.2%。

2017年,惠城区开展“征地拆迁会战年”活动,完成市生态园、惠新大道、洛塘渠等96宗项目征拆任务,水北二期、江南大道一标段等重大项目接近完成,累计征收土地6974亩,拆除房屋19.42万平方米。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坚持招强引优,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81宗,总投资635.75亿元。致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公共网络商品零售额30.59亿元,增长14.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68.5%。

去年,惠城区全年引进工业项目24宗,投资额136.9亿元;摘牌工业项目30宗,实际动工13宗。通过园区带动,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95亿元,增长3%;完成工业投资30.59亿元,增长26.4%,工业经济呈现稳步回升、运行趋好态势。

B社会进步

去年财政民生支出50.45亿元

2017年,惠城区深化社会治理,“好人之城”、“道德之城”建设成效显著,2人获评“中国好人”,黄沙洞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完成村(社区)换届选举,基层民主自治不断加强。加强环境卫生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三栋镇被评为“国家卫生镇”。强化食品安全和市场监管,150家食品生产企业纳入省监管平台。大力开展“飓风2017”专项行动,刑事警情同比下降9.6%,双抢“零发案”达188天。实施全民禁毒工程,社区戒毒和康复管控率达91.6%。推进“扫黄打非”工作重心下移,小金口街道获评“扫黄打非”国家级示范点。

惠城区去年全年财政民生支出50.45亿元,占公共预算总支出的83.1%。投入2亿多元开展精准扶贫攻坚,3841户10441名贫困人口基本达到脱贫出列标准。率先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首个“三宜”新农村示范点黄沙洞养生谷顺利开园。积极构建多层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三院获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全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40.6%。音乐剧《一缕阳光》广受好评,话剧《邓演达》获评省艺术节二等奖并进京展演。出台体育社会组织扶持奖励办法,成功举办区运动会、羽毛球擂台赛。

C环境友好

推进34条河涌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去年,惠城区成立环境质量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突出抓好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编制河长工作手册,深入推进34条河涌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清理非法养殖场123户。制定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4座、农村污水管网100公里,实现行政村及东江、西枝江沿岸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导,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完成污染减排重点项目6个。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完成67家重点污染企业土壤点布设工作,治理农业面源污染5.79万亩。开展新一轮绿化惠城大行动,建成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村庄23个,森林覆盖率达42.5%。

D城乡融合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振兴

芦洲、横沥、汝湖镇仍图片区广阔的乡村,既是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也是惠城区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67家。2017年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收入近30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10.34亿元,辐射带动农户6.5万户,户均年增收7200元。

据悉,惠城区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走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振兴之路,将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模式,不断完善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布局,辐射农村、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同时,主动关心龙头企业,在政策、金融、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在发挥龙头企业“头雁效应”的同时,努力推动形成多方联动、协同发展的“群雁效应”,真正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E政府效率

有关行政管理权或下放镇街

惠城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为基层一线发展“松绑”,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层级关系,优化机构配置,提高行政效率的具体体现。惠城区对市级事权下放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主动对接,确保下放的事权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

惠城区切实强化对事权下放工作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加强机构配合联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

惠城区还将探索推进镇(街)行政体制改革。同时,惠城区将继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事项,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特别要在引进优质大项目上、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惠城综合实力到底有多强?

惠城区入列“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是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城乡融合和政府效率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本文根据2018年惠城区政府工作报告等资料,也试图解析一下惠城的综合实力具体情况。

新闻推荐

敬老爱老助老 传承中华美德 惠城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

社区长者在志愿者的指引下玩游戏。本报讯日前,一场“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阳节长者防诈骗游园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