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幼童误吞巴克球致部分肠管坏死 切除部分肠管后顺利取出

南方日报 2018-10-16 07:20

南方日报讯(记者/廖钰娴通讯员/欧永杰)6岁幼童突然出现脐周疼痛,起初并不剧烈,可自行缓解,后来却逐渐加重,这是怎么回事?近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了这样一名患者。

突然腹痛缘起两个小磁球

腹痛的女童叫温温(化名),她的父母告诉接诊医生,近来她并没有吃过不干净的食物,也没有误吞玩具或呛咳的情况。

于是,门诊接诊医生为温温拍了胸片,却提示两个高密度影,伴有肠梗阻表现。

据接诊医生介绍,从胸片中可以发现,患者右下腹可见两个圆圆的小球,颜色越白,说明物体的密度越高,高度怀疑是小铁球之类的东西。

这两个小球是肠梗阻的罪魁祸首吗?医生介绍,对小朋友来说,消化道异物很常见,但是表面光滑、没有腐蚀性,样子像硬币、小钢球之类会导致肠梗阻的东西却不多见。

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随后,医务人员又安排温温做了CT,CT检查结果高度提示是消化道异物、肠梗阻及包裹,腹中的两个球状物紧紧地挨在一起。温温的母亲这才想起来,家中确实有买给孩子玩的巴克球,这是一种由多个带有磁性的金属实心圆球组成的益智玩具,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以组合出众多的造型。就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温温把两个巴克球误吞下去了。

不要给小孩买体积太小的玩具

因为病情严重,温温被紧急送往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现温温的部分肠管己经坏死。

小小巴克球为何能有这般“杀伤力”?主刀医生介绍,因为两个小磁球相互吸引连接,从口腔进入后,先后经过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压迫了肠道的血管,加上腐蚀作用,损伤了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瘀血、出血,肠道因此有出血现象,于是有了消化道出血。

更严重的是,小磁球还可能会因腐蚀作用,被肠道包裹、粘连而停留在肠道某处,影响消化道中食物的运输及排泄物的排出,引起肠道梗阻。另外,如果小磁石长时间地压迫肠道血管,还会导致肠道缺血坏死,引发肠穿孔。“肠穿孔一旦发生,肠道的消化液、食物残渣、异物就会进一步进入腹腔,出现腹膜炎及其他脏器的损伤,严重者有生命危险。”该医生介绍。

最后,医务人员为温温施行部分肠管切除及修补手术,并顺利取出了这两个小磁球。

该院儿科医生提醒,消化道异物大多为小孩无意吞入,小孩喜爱将东西放入嘴巴里玩耍,又无正确辨别食物的能力,容易将异物误吞。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手和嘴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工具,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购买体积太小的玩具,如巴克球,避免误吞引发各种疾病。

在孩子还不能自主分辨哪些是玩具,哪些是食物时,一定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太小的玩具,尤其是一些磁力玩具,而且要特别留意其中的磁铁是否会脱落。而生产企业对于这类对幼儿有明确风险的产品,也应该有严格的审批和产品要求,在产品外包装上要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提示低龄幼儿家长不要购买这类玩具。一旦小孩误吞了巴克球,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

新闻推荐

男子从8米高处坠下幸运生还,却突发严重肝肾衰竭 市一院助其化险为夷

南方日报讯(记者/廖钰娴通讯员/程秋伊)从8米高的地方意外坠下却得以生还,本是一件极幸运的事情。然而伤者在治疗过程中却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