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高新区举行全区人才与科技工作会议 3年内将提供5000套人才公寓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光明宝)近日,仲恺高新区2017—2018年度全区人才与科技工作会议举行。此次共设置11类奖项,最高工作资助经费达200万元。
设置11类奖项
当天,惠州市科技局局长周章玉,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谢耀凡,仲恺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张莉兰等在现场颁发了奖项。
此次共有11类奖,包括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奖、杰出贡献团队、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第四批区管拔尖人才、创新创业后备人才、优秀研发工程师、人才培养与就业示范基地、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首席技师、优秀技师。
其中,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奖被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夺得,该公司将获得200万元工作资助经费的奖励。华星光电正在推进高世代模组项目,建成后各尺寸液晶面板年产量将达6000万片,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高世代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投产。
惠州市德赛西威创新研究院建设团队则获评杰出贡献团队,并获得100万元奖励。这两个奖项各只设一个名额,且奖励额度高居前两位,其他奖项的奖励额度在5000元至50万元之间。据介绍,这两家企业均实施了相关的战略,以培养各梯队的人才,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
记者注意到,除了来自企业和科研单位等一线的人才以外,今年还增加了多位医疗领域的人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仲恺区近年来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改进软硬件建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留人环境。
人才公寓可租可售
招人才难,留人更难。为此,这次会议还启动恺旋人才安居工程2.0版。按计划,到2020年该区将构建相对完备的人才安居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筹集建设不少于5000套恺旋人才安居住房。这些住房将以优惠价格向符合条件的恺旋人才出售或出租,以满足各类人才安居需求。
仲恺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住房将采取“租、售、补”等方式保障人才安居,利用区内储备用地、城市更新项目、存量用房筹集人才安居住房或公寓。一是提供租赁的人才公寓,租金以市场租金价格50%以下的优惠租赁给恺旋人才和重点企业;二是提供出售的人才安居住房,出售定价标准为同地段、同类型的商品房备案价的70%左右;三是提供住房补贴,可申领3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住房补贴。恺旋人才安居工程申请对象为纳入“恺旋人才计划”管理和认定的各类人才。
另外,为进一步支持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仲恺就业创业,《仲恺高新区关于支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出台。对每年3月至9月期间到仲恺联系就业创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的当年应届毕业生,该区将给予一次性交通和住宿补贴。高校所在地在惠州市以外的,每人补贴500元交通费,高校所在地在惠州市内的,每人补贴100元。对于高校所在地在惠州市以外的,该区还将为每人提供600元的住宿补贴。
张莉兰表示,该区接下来将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优化揽才引才的“大环境”,催生聚才用才的“生态圈”。希望广大科技企业、创新团队和各类人才扎根仲恺,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创新创业。
仲恺区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
仲恺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以“恺炬创新行动”为总抓手,深入实施“恺旋人才计划”、“恺炬创新行动”、“互联网+仲恺智造”、“恺源行动计划”四大行动计划,引进了大量人才,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仅以人才计划为例,该区实施了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工程、“百凤归巢”工程,举办了“盼凤还巢”活动,并深化“全球招募英才计划”,推行仲恺优秀大学生成长服务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目前,该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人才总量超过12万人,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创新团队有134个、领军人物有133人。该区入选惠州“天鹅惠聚工程”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总数达到39个,总量居惠州市各县区第一,占“天鹅惠聚工程”入选总数的51%,各类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直接带动产值增加近300亿元。
和人才数量同步增长的,是仲恺的科研投入。据统计,2017年,仲恺区财政投入人才与科技资金6.7亿元,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0.9%,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30.9亿元,占GDP比重达4.9%。
通过这些措施,仲恺累计认定的瞪羚企业达45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276家,形成了惠州最大的创新企业集群,专利申请授权量连续7年蝉联惠州市第一。
新闻推荐
广东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右)下乡为马铃薯种植户(左)提供植保方案并指导用药。马铃薯种植大户许洪林来自湖南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