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惠州城市发展的思路更新与变革 □罗川山
江北新貌 图片由东江图片社提供
中共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科学分析了惠州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着眼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和枢纽门户等独特的资源优势,提出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力争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的战略目标。这既是争创一流、学习追赶一流的雄心抉择,更是以全新世界视野的智慧审视与豪迈追求。这种追求国内一流城市的新目标导向,从另外一种意义上则是倒逼惠州如何衔接大湾区历史发展契机,切实实现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一次超越,一次具有挑战意义的城市更新。最为关键的是要积极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探寻惠州城市发展的思路更新与变革。简言之,就是要极尽惠州毗邻港深城市的特别区位优势,打开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新思路。
将固有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资源,真正发挥惠州城市资源的价值功效
其一,在谋划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上推进思路创新。要力促城市发展“资源优势论”向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资源功效论”思路转换,克服传统习惯上以惠州的自我历史逻辑线索“自说自话”式“资源现存”状况的堆积性铺陈和离开当前发展需求、离开资源转化现实性的优势分析,而应该同广东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总目标、总要求紧密衔接,进而展开“可激活”、可转化为发展动能的资源状况分析,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惠州的“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对于惠州发展的“势能”差异,尤其要深入分析省委全会有关广东发展布局赋予惠州 “第二岛链”的可能性政策资源优势,深莞惠经济一体化带给惠州的互补合作资源优势,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大湾区建设中带给惠州参与发展国际贸易的“机会成本”资源,具体研究资源可转化的有效政策措施与对接方式,从而将原固有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资源,真正发挥惠州城市资源的价值功效。
其二,在探求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上推进路径创新。可以考虑引进“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特区作为国际“自由贸易港”的独特资源、深圳“前海”自贸区政策资源,探讨在惠州市某一临近香港的海岛或陆域,如惠东稔平半岛或大亚湾东升岛类似的一片土地,封闭式“租借”给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合作飞地”建设“香港自由贸易合作(惠州)示范区”。一方面,借力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导作用,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先生所说的那样,以“香港所长”补“惠州所需”,既可以借鉴横琴、前海的有关政策安排,甚至还可以延伸衍生为香港贸易自由港的“扩展区域”,探索更灵活的政策;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在香港数量众多的惠州籍市民和企业家的“人脉资源”优势,如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先生建议在惠港两地建立 “惠港紧密合作区”的设想,这实际上是以解放思想的勇气在惠州创设一个“香港城”。这样,实现跨区域合作可以产生多重功能叠加:筹划设立香港高校青年创业园与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区、科技金融服务特区 (如作为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及期货,以及“风投”集聚金融试验区)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验区,由此通过这一系列综合载体的创新,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突破。
寻求香港、深圳资源对于惠州需求的价值最大化和惠州优势资源对于港、深需求的价值最大化
其三,在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上尝试推进学习方式与借鉴手段创新。通过对标国内一流城市推进学习方式与借鉴手段创新,以对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为导向,诸如在社会管理、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寻求香港、深圳资源对于惠州需求的价值最大化和惠州优势资源对于港、深需求的价值最大化:一是根据惠州在落实广东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需求,科学借鉴和主动引进香港在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渔农行业质量管理等成功模式,以社会管理改革创新项目的方式借引香港的行业协会或团队力量推动惠州社会管理创新;二是针对香港市民住房困难、老年人养老需求,可考虑由两地政府探讨在惠建立 “香港市民养老保障服务区”,或对接高铁等交通便利条件下的“香港市民集聚居住区”,缓解部分香港市民住房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三是针对大湾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和惠州产业发展需求,探讨惠港两地政府合作推进香港知名高校与惠州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办学合作,共建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合作,以及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构筑惠州城市的人才培养与交流高地;四是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和惠州国际商贸活动对法律服务需求、会计服务需求、信息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惠州可尝试引进香港的优势医疗资源、欧美医疗服务技术,以及医疗保险服务等资源,兴办国际型医院或医疗机构,尝试引进优质的会计服务、法律服务机构,助推惠州城市提升医疗服务事业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发能力;五是依托惠州独特的文化底蕴、文脉传承和无与伦比的自然秉赋,在粤港澳大湾区塑造、擦亮惠州别具东江文化风采、别具岭南山水城市气质、别具现代城市品位的城市品牌,借助香港的国际视野、深圳的现代城市内涵、东莞城市的生动活力,多城联动,以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等方法调研编制、实施惠州作为现代国内一流城市的环境、形象、创新活力,以及市民生活品质、生活质量等指标体系及检测评估,及时发布并接受专家和市民的监督,真正使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奋斗历程融入到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中,成为一流城市的生动幸福生活体验。(作者系惠州学院副校长)
新闻推荐
星级式管理 管家式服务 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提供263项服务事项
群众在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咨询业务。本报记者李松权摄日前,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揭牌,该中心8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