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争做学法用法小明星 惠城区全面创建依法治校,到2020年全区中小学全面达到依法治校的基本标准
惠州市第七中学为“鹅城校园普法小明星海选活动”冠军队颁奖。
富民小学教师禁毒知识讲座。
观看《走进中国禁毒展览馆》。
12月4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在惠城区143所中小学铺展开来。普法小明星海选、法律知识竞赛、法官进校园现场课……让师生直观地掌握法律知识,提升师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文明守法的校园氛围。
学法明礼,知法以正。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惠城区各中小学全面创建依法治校,深入开展各类法制教育活动,用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引领熏陶青少年健康成长。
如今,请您跟随记者的采访,一起来品读这本全覆盖、立体化的法治宣传教科书,“让孩子遵章守法,始终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培养孩子德法兼修,光明磊落成就奋进人生。”
抓契机
普法小明星海选点燃学法用法热情
“小明上课讲话,老师责令其抄课文30遍,这是属于体罚学生吗?”“如果我们在外出游玩的时候不慎被卷入拥挤的人流中,马上跟随人流向前奔跑,是不是正确的?”……
这组对现实问题的问答,来自市第七中学“鹅城校园普法小明星”海选活动的比赛现场。该校八年级8支代表队围绕着宪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依法治国等内容展开激烈的角逐。
据悉,在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开展“鹅城校园普法小明星”海选活动,是全区“七五”普法工作以及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借助浓厚的法治宣传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营造校园法治氛围、培养师生法治素质。就在市第七中学展开海选的同时,德威学校、富民小学等惠城区“依法治校示范校”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海选,各参赛学校将于12月中旬参加全区总决赛,一起竞选“鹅城校园普法小明星”。
事实上,这场席卷惠城区个中小学校园的“鹅城校园普法小明星”海选,不过是法治进校园的冰山一角。全区全体学生学宪法活动已经全面铺开,“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惠州初赛、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的 “战火”已经点燃;“小手拉大手,普法一起走”的微信有奖答题活动,同样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举办得别开生面。
在全区法治教育“规定动作”之外,各个学校的自选动作同样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龙源学校举办 “法在我心中,德伴我成长”知识竞赛,南雁小学开展“宪法宣传日”教育活动,第五中学邀请来少年案件审判庭庭长上现场课,第七中学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已逐渐成熟完善……
其实,抓重要时间节点,促进法治教育工作常态化,在全区范围内已蔚然成风。利用法治安全教育月、宣传周、禁毒日等契机,在各重要时间节点和每学期初、学期结束大会等时段,通过邀请法治副校长专题讲座、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签名、知识竞赛、演讲和漫画比赛等,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题法治宣传。
抓重点
立足成长多样化禁毒教育深入人心
在与时俱进进行“全生普法”的基础上,惠城区教育局还就“禁毒宣传教育”这一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以 “方案推进、活动立人、培训育人、宣传化人”为原则加强禁毒教育。通过各类禁毒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学生了解关于毒品危害及毒品犯罪的相关知识,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毒品对自身造成的巨大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构建无毒校园。
近日,马安中心小学的各个班级都陆续开展了一次特别的主题班会———观看央视视频《走近戒毒所》、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近”中国禁毒展览馆,直观生动的讲解、令人扼腕惋惜的案例,让师生都深刻地了解了毒品的危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活动都是围绕“禁毒有我,阳光前行”为主题开展的,以建立“无毒学校”为目标,马安中心小学根据城区教育局部署设置了一系列活动,如建立毒品预防宣传阵地、观看禁毒影视剧、举行禁毒知识竞赛、举办禁毒征文等,以此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营造一个文明、净化的学校教育环境。
注重创新与实际相结合,惠城区其他各校同样因地制宜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在每个禁毒月到来之际,第四中学、第五中学、河南岸中学、小金口中学和水口中学等学校都会举行大型的“6·26”国际禁毒日“青少年与合成毒品”主题教育活动,其他中小学校也相应开展禁毒宣誓、签名、讲座等主题教育活动。南雁小学开展了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主题的6·26禁毒宣传教育主题队会,多种形式向学生们介绍毒品的概念、分类、特征、危害,掌握远离、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大湖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的优势,开启了“普法之声”广播栏目,广播内容包括惠城区司法局提供的法律知识讲稿、《乐乐成长经历》读本的内容以及《禁毒宣传册》《全国毒品预防教育读本进校园》等。
谋发展
依法治校创建覆盖全区夯实根基
而就在今年9月,一场“全面创建依法治校”的创建活动已在全区徐徐拉开大幕。创建工作中,各学校逐步建立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注重权益保护、展开法治教育、发挥示范影响力。根据工作部署,到2020年,全区中小学要全面达到依法治校的基本标准。
据悉,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每个学校设立专门的依法治校工作机构,中小学兼职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100%。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把法治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宿舍、教学楼及校园院落等空间打造法治宣传阵地,开展法治名言、法治警句、法治口号、法治典故、法治小故事、法治常识宣传,让学校师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同时,适时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法治演讲、法治巡回演讲、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抢答赛、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
依法治校是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教育,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惠城区包括南雁小学等在内的15所学校被评为“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第七中学、河南岸中心小学和第九小学被评为 “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全面创建依法治校”创建活动将再次有力推进全区教育系统的法治进程。
如今,各中小学校园俨然一方法治宣传主阵地,学校主干道、花圃设置了法治宣传标语,校园宣传橱窗内定期更新法治知识,主题展架上有师生用心设计的法治主题手抄报,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更是在法治思维下更加规范、严谨,护航着校园的顺畅运行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文/图 本报记者张 培 通讯员吴泽思
新闻推荐
历经沧桑志不改百年老校谱新篇 第十一小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迈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十一小语文课组学科研讨促高校课堂。惠州市第十一小学校门。第十四届科技艺术节闭幕式。用“阅读存折”等创新形式,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