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特质智造高地 前7月全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6.94%

惠州日报 2017-09-15 00:04

位于水口民营工业园南区的保丽信科技园工业项目建设现场。

GT创新谷一楼的旅游商品展台。

GT创新谷一楼的惠台众创空间。

日前,惠州市推动项目落实现场会走进惠城区。记者了解到,今年惠城区深入开展“项目落地攻坚年”活动,实施“投资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落实一线工作法,1~7月,全区84宗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3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6.94%,亿鹏能源、翔鹏科技等6宗项目建成投产。

此外,截至7月底,该区2013年以来新立项亿元以上项目合计221宗,计划总投资1381.4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44.68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148.34亿元,1~7月累计完成投资86.5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8.35%。

现场

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10家

现场会的第一站是GT(GlobalTourism)创新谷项目,随后,与会人员考察了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项目、海纳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保丽信科技园工业项目以及研创科技 (惠州)有限公司等。

在位于水口民营工业园南区的保丽信科技园工业项目建设现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投资强度大、土地利用率高,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致力于成为一流纺织企业。据了解,该项目由惠州立信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20亿元,占地9.6万平方米。项目于今年动工,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现已投资1亿元,预计2018年底首期完工投产,2019年底全面完工。据悉,该项目预计投产当年产值12亿元,税收2000万元。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30亿元,税收1.5亿元。

在惠城区高新园三栋中心园,研创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是世界三大晶振测试及生产设备供货商之一,投资方拟整合深圳和省外工厂,将惠州项目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端晶体基地。

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介绍说,为了打造更具创新特质智造高地,惠城区着力在平台建设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工程技术中心76家、省级以上研发和服务平台26个、专业技术人才1.7万名。

政策

实施科技创新奖励工程

据了解,为了实现打造更具创新特质智造高地的目标,惠城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聚集更多的风险资本、产业资本,为科创企业的成长提供养分。

近年来,为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惠城区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出台了《中共惠城区委、惠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科技强区的实施意见》、《惠城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办法》、《惠城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暂行管理办法》、《惠城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系列扶持政策,对具有重大科技贡献的企业、团队、自主创新人员实施奖励,对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内的企业研发活动给予财政扶持。

此外,在创新人才培育中,惠城区将深入实施“天鹅计划”和“海绵计划”,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哈工大和王复明、夏佳文院士等高水平院校和研发团队的交流合作。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奖励工程”,每年组织召开科技颁奖大会,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力争年内引进领军人才10名、创新创业团队5个,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科技研发人员达7000人。

举措

力争年内孵化器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方面,惠城区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技改资金11亿元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创新成果应用主体,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构建创新平台是惠城区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区的“筑巢工程”。记者了解到,在推进孵化器建设上,该区将制定孵化器培育发展计划,重点推动江北T21、中盛科技等孵化器项目建设。

接下来,惠城区将建设区域创新示范区,打造江北服务创新功能区、江南服务创新功能区、桥东服务创新功能区、河南岸院所知识创新功能区、三栋技术创新功能区等5个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区域创新功能区,力争年内创建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孵化器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郑国瑞 谢菁菁通讯员陈美君

新闻推荐

安全优质供水便民服务不打烊 市供水有限公司四座水厂日供水能力超90万吨,有效保障群众用水需求

水厂沉淀池。江北水厂平面图。安全优质供水用心服务。工作人员热情为市民服务。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郭亮平摄潼湖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