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优化西湖景区环境 惠州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系列报道之一
众多游客在西湖景区游玩。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西湖景区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卫生间整洁干净。
日前,记者走入惠州西湖看到,景区错落有致的建筑、小桥流水、静静绽放的荷花,引得游客驻足观赏。随处可见的创5A级景区宣传标识,修剪整齐的绿植,擦洗干净的果皮箱,在夏日阳光里清新夺目。
据悉,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亿多元,实施了10大类、163项整治项目,实现了景观质量、游览设施、管理服务明显提升。眼下创建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正快马加鞭,全面抓好环境美化建设,向5A级旅游景区目标奋力迈进。
2009年启动创5A工作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一直是惠州市旅游景区的金字招牌。早在2002年5月,惠州西湖获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成为国家5A级景区一直是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梦想。一直以来,惠州市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西湖保护规划和建设管理,着力从生态保护、水质治理、环境美化、古迹恢复等方面提升西湖的文化品位、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创5A的基础在一步步夯实。
2009年10月,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正式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并连续多年列入“民心工程”,作为城市建设重要工程全力推进。2010年编制完成《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 (2010-2020)》。2012年修编完成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25)》,获国家住建部批准。
2012年以来,按照上述 “两部总规”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编制《惠州西湖创5A整治提升优化方案》,并协调全市各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分工,明确任务时限,落实工作措施,齐心协力推动西湖创5A工作。
景区景观华丽蜕变
创5A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创建,不断完善景区环境、提升景区形象。细心的市民早已发现惠州西湖风景
名胜区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此前,西湖景区东门入口就是一片停车场。随着景区大力开展创建工作,景区入口已焕然一新。但是,和5A级旅游景区的形象要求和配套完善还有差距。为了继续提升景区形象,对西湖景区东门入口进行改造:重新铺设地砖,修缮广场,翻新西新亭……“一走入西湖景区,整洁干净的道路,娇艳美丽的花朵,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景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更显人性化。”来自深圳的游客徐小姐称赞道。
景区入口得到全新的修缮,而景区内的花草景观也得到进一步的美化。据了解,西湖景区修剪干枝枯叶和灌木植被,共计86363平方米,补植超过187000株,景区内树株整齐划一,花团锦簇,让人耳目一新。
站在景区的游船码头望去,眼前是五颜六色的花簇植被,远处是风光秀丽的风景,顿觉心旷神怡。“用一句话来形容西湖美景,那就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色彩太丰富太漂亮了。”一位游客说道。
老惠州朱阿姨告诉记者,如今的西湖不仅白天画意盎然,到了晚上也是婀娜多姿。
夜幕降临,沿岸的灯光勾勒出西湖美丽的轮廓,波浪荡漾的湖水闪烁着光芒,让人觉得夜西湖既温柔可爱又活力多姿。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实施灯光亮化提升工程,对西湖景区内部及周边的西新桥、九曲桥桥、圆通桥等桥梁进行了美化。惠州西湖景区有关负责人说,采用LED节能环保灯来代替传统的霓虹灯,提升惠州西湖景区夜晚亮化景观整体效果,与周边夜景风格更加统一、和谐。
为确保5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进行,景区设置了导览牌、景点介绍牌、多向指示牌、单向指示牌、功能标识牌等标识系统。同时,对景区内的亭廊、楹联、横匾、雕像、道路进行维护。据悉,目前景区提质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景区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游览舒适度大大提升。
多部门联动优化管理
为优化旅游环境,实现景区品质整体提升,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联合市城管执法人员等协同管理景区周边环境。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西湖执法队队长罗桂明介绍,每天早上,执法人员主要对西湖景区周边乱摆卖情况进行管理。周末及节假日,游客、小摊贩增多,执法队相应增加执法人员巡逻数次,延长工作时间。西湖步行街管理中心也对步行街的广告牌进行整治,清除占道经营行为,改造提升卫生环境。
为推进西湖创5A工作深入开展,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江南执法队也针对辖区具体情况,联合多部门对元妙观周边乱摆卖香烛的小摊贩进行专项整治。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龙丰执法队则针对红花湖、高榜山景区周边流动摊贩发放《给流动摊贩一封信》,呼吁流动摊贩不要乱摆乱卖。
如今,西湖风景名胜区周边存在的无证游商、乱停乱卖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靓丽有序。
本报记者谭 琳 通讯员张友胜
新闻推荐
到现场感受信仰的力量 惠州市委党校《现场的力量》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中共惠州市委党校编著的《现场的力量———惠州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巡礼》一书,在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