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规模让我们感觉不虚此行” 部分参展高校代表非常期待科交会开幕
昨日,工作人员在惠州会展中心认真布展。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本报讯 (记者游璇钰)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截至昨日,在科交会官网上,惠州市已有2089家企业与科研成果对接1754次,本地企业填报需求437项,填报需求量占比超六成。其他省(区市)725家企业与科研成果对接1127次,企业填报需求253项。
昨日上午,记者在惠州会展中心看到,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各项布展工作已基本就绪,不少高校正在为展位做最后的装饰。部分参展高校代表告诉记者,对科交会的开幕非常期待,希望在科交会上找到企业合作方,为科研成果找到实现市场化的途径。
深深地被惠州优美自然环境吸引
记者在惠州会展中心1号馆看到,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展位上几名工作人员正忙得不亦乐乎。“本次科交会我们学校组织了6个团队参加,参展的主要技术成果是蒙医蒙药。”该校实验室副主任王利辉告诉记者,在国家注重发挥民族医药特色的大背景下,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医蒙药也渐渐进入越来越多普通人的视野中。
“看到这个展会的规模和布置,我们就感觉不虚此行。我们知道,惠州的中医药文化也非常有名,或许我们的蒙医蒙药技术能在这里碰撞出一些"火花"。”王利辉说,此次是他第一次到惠州,他深深地被惠州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此次学校参展最大的希望是与企业对接,并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和合作。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展位对面,汕头大学科研处技术成果开发科科长罗英光正在摆弄一个名为 “邦定引脚AOI检测装置”。“此次我们学校共带来近20个项目,涵盖了高端智能设备、电子信息和海洋生物等领域。”罗英光说,参展此次科交会,希望充分展示学校自主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借此机会与其他高校交流学习。
“相信将在科交会找到很多机会”
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展位上,记者看到,展位旁边放着一个小型版的智慧路灯样品。据该校自动化工程学院陈凯副教授介绍,该校此次共携10个项目参展科交会。
“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专业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专业,我相信将在此次科交会找到很多机会。”陈凯说,该校之前已与惠州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合作。该校做过前期调研,发现惠州对工业测试仪器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此次参展科交会,该校展出的科技成果主要涵盖通用测试仪器、新型传感、智慧城市三大领域。“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让我们学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在这里找到我们要的市场,与市场进行充分对接。”
新闻推荐
以“电子信息+”引领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支招惠州发展 人物名片
李言荣,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任973重大项目技术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