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发展 惠州市不断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

惠州日报 2017-06-23 03:12

粤财普惠金融(惠州)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是惠州市唯一一家国资控股的融资担保机构,其作用就像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对话桥梁。在日前举行的全市融资项目对接会上,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公司成立时间只有5个月,不过已成功运作了10多笔与惠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合作。

近年来,为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惠州市不断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先后设立了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惠州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惠州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政策组合拳构建起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 “轻骑兵”,但传统的银行信用评估模式难以评估中小微企业的风险,有的银行因担心成本高风险大而设置了“玻璃门”——— 看得见政策,拿不到贷款。

为打破“玻璃门”,有效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15年“企业服务月”期间,惠州市创新设立了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基金规模已从启动时的2000万元,增至目前的7500万元。

2016年“企业服务月”期间,市政府和广东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起惠州市第一家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 粤财普惠金融(惠州)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1.1亿元。

在今年“企业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由市政府和广东粤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惠州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正式揭牌。该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是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的第一个子基金,也是全省第一家省市共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 “在这套组合拳中,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侧重于分担风险,专门用于对合作银行为惠州市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后产生的风险损失给予补偿。”市中小企业局负责人分析说,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强化担保,专门为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信贷提供政策性担保业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简单地说就是当好股东,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可以说,从风险分担、政策性担保,到当好股东,三者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层次多角度满足惠州市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风险补偿基金成立以来为企业减负1609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立两年时间,入库企业已有462家,已向库内292家中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总额28.58亿元。

“我们一直强调和要求合作银行不仅要重视放贷总额,还要重视放贷企业数量和贷款成本,扩大基金贷款覆盖面和受惠面。同时,结合经济形势变化和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降低企业入库条件,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该负责人介绍,基金贷款利率对比一般银行贷款的利率低了0.5到1个百分点,有效帮助企业减少贷款成本,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企业减少贷款成本1609万元。

在此基础上,惠州市不断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放宽担保准入条件,在优惠担保费率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粤财普惠金融(惠州)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即专门为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信贷提供政策性担保业务,担保费率年化率不超过2%,不收取贷款保证金。

记者了解到,该担保机构正式开业运营以来,市经信局通过融资项目对接会、企业家座谈会等各种活动,通过各市直部门、行业协会、商会、园区等多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推动公司与多家银行开展合作。截至目前,洽谈并报送准入合作资料的银行机构已有16家,已成功运作10多笔与惠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合作。

中小微发展基金揭牌以来,短短10多天时间,惠州市诸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积极响应,纷纷表达参与意向,包括惠州市惠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明确出资参与组建基金,部分社会机构与牵头部门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对比5000万元的市财政引导资金,基金已达到1:9杠杆撬动作用。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方广泉

新闻推荐

高校代表考察仲恺大亚湾

本报讯(记者龚妍)昨日,出席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的高校代表前往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区考察,副市长余金富参加活动。考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