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夫妻自驾游一去就是一两月 徐家平刘小青夫妇退休后每年都出去旅游
徐家平刘小青夫妇带着女儿一起旅游。 (翻拍)
家住市区江北的徐家平、刘小青夫妇是朋友圈里喜闻乐见的 “活地图”。“只羡鸳鸯不羡仙”是朋友们对他俩最多的评价。从2011年开始,双双退休后的两人开始了自驾游,6年来,他们克服艰难险阻,每年出发,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一路上作为司机兼导游的徐家平笑着说,“只要一出去她就开心,只要她开心我就开心了。”近日,出游了一个多月才返回惠州的徐家平、刘小青接受了《惠州日报》记者的采访。
丈夫当司机,出发前细细研究地图线路
徐家平68岁,喜欢旅游、爱好摄影,是从铁路上退休的老干部。妻子刘小青62岁,爱拍照、爱旅游,退休前是市中心人民医院的护士。
2011年,两人都退休了。那一年,他们从老家湖南开始,沿途开车往贵州旅游;2012年,去了云南、西藏;2013年,他们将湖南省游了个遍;2014年,去了新疆……今年4月10日,他们开车从广东一路向北,跨越8省抵达山东蓬莱后返惠,行程6258公里。
讲起某个省出名的景点,两口子如数家珍,江浙一带走了3次,湖北的东线、中线都走过了。“我家里地图特别多。”徐家平说,每次出发前,他会在地图上标出大致的线路,再从网上查找线路上的景点,然后确定一天跑多远,第一站、第二站在哪里等等。当然有时候也会中途改变,但大体上不会影响行程。
刘小青说,自驾游最惬意的是自由自在,遇到好风景好景观可随时停车观赏。当然徐家平作为唯一的司机,他的劳累刘小青看在眼里,她时不时对丈夫说:你辛苦了,今天很安全,给你点个赞。
“开车到了某个城市后,我们搭公交车,从头坐到尾,穿行在大街小巷也可以看风景。”刘小青喜欢这种慢悠悠的旅途,不为具体目的,而是慢慢感受一个城市的温度。
妻子记录每天出游情况,收集景点资料给朋友参考
“每次出门旅游一趟回来,我会挑出100张照片冲洗。”刘小青爱穿当地民族服装拍照,在他们家中,各种旅游纪念品、民族服饰占了很多地盘。她将去过的酒店、景点资料收集保留,就像一本科教地图。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出发啦。”她用本子详细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出行情况、费用开支、几点到什么地方、在哪里吃的饭以及简短的心情随笔。这记录不仅为徐家平写旅游日志提供了详细参考,也成为身边朋友出游的活地图。“上次有个朋友去云南,我就推荐了一家民宿,朋友去了后觉得很好。”出游经验能帮到别人,刘小青很开心。
和她相比,有过军旅生活的徐家平更青睐红色路线。因为红色情缘,井冈山、延安、沂蒙山、西柏坡这些革命根据地都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今年5月初,他们抵达安徽,来到被誉为“红色的故里,将军的摇篮”的山区县———金寨县。当天从烈士纪念馆出来后,在红军园看到整个山头连片的红军墓,徐家平的心灵有很大的冲击,顿时只有一个感觉:先辈们流血牺牲,换来今天的幸福,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
谈最难忘旅程
游云南误打误撞还去了西藏
记者:您将近70岁了,走过了这么多地方,不是自驾就是去到当地后租车出行,有没有特别惊险的旅程?
徐家平:最难忘的还是2012年去西藏那次。那次本来计划游云南的,可后面误打误撞还去了西藏。那时一路游玩后,在前进途中,与梅林雪山错过之后,我们在飞来寺住了一晚,听人说再往前不远就是滇藏交界处,不少人到界碑留影。于是,我们第二天早晨7点多出发,谁知道一开就4个多小时。
记者:自驾游西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挑战。
徐家平:对,滇藏分界线在此,我们想:不如到西藏住一个晚上,也算是到了西藏。接下来,从进藏的第一个县芒康到雪域江南的林芝,再到左贡、波密、工布江达隔住了一个晚上,欣赏美景的欲望愈发不可收,于是去了拉萨,探访了那曲。此时,距离家有一个多月了,两人都想回家了,打开地图细看,原来回家的路竟然那么遥远。
记者:那怎么办?
徐家平:此时,摆在我们眼前有三种选择:一是继续北上,沿青藏线翻过唐古拉山,进入茫茫戈壁,过西宁、兰州从西安返回,这条路好走,但远,没有半个月恐怕到不了家;第二种是往东,经索县、巴青到昌都(西藏东部地区),进入四川、贵州返回,但听说路况不好,难走;第三条是原路返回。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第二种。
记者:不是路途难走吗?您一个人开车不害怕吗?
徐家平:太惊险了,从那曲出发没多久走完了柏油路就是泥巴路、石渣路。下午4点多被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因为下雨许多路段被山水冲成一条条水沟。此时只能停车观望,眼看着对面来了辆越野车没冲过水沟陷入泥沟中打转转,我们决定折返10多公里,先找个地方住一晚再走。
记者:第二天出发顺利吗?
徐家平:第二天雨停了,前一天路过的水沟,水位退下去了,我小心翼翼通过了,这一天走了十几个小时,却只走了230多公里,此后一路顺畅。因为爱好摄影,我在滇藏之旅中拍摄了大量图片,回来还出了一本画册——— 《滇藏追影》以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记者:行走的感觉很美妙吧?
徐家平:实话说,走再多,还是觉得惠州最好。这两个月我们去了山东烟台、威海、仙境蓬莱……还是感慨惠州最好。文/图 本报记者李芳娟
新闻推荐
信用评价让环保诚信企业得实惠 市环保局将环保工作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
今年是惠州市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冲刺之年,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掀起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热潮。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