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让环保诚信企业得实惠 市环保局将环保工作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

惠州日报 2017-05-26 04:33

今年是惠州市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冲刺之年,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掀起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热潮。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环保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参加 “文明创建大家谈”活动的记者日前走进市环保局,了解有关情况。

“为切实做好今年全国文明城市迎复查工作,市环保部门积极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做文明人、树文明心、行文明路、结文明果,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市环保局局长黄水祥介绍,该局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迎复查的统一部署,分别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化防治水污染和实施净土计划等方面采取措施,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惠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稳定优良

据介绍,惠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稳定优良,一方面水环境总体稳定优良,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达到国家II类标准,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水水质全省最优;另一方面,空气质量稳中有升,2015年、2016年惠州市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均排第三。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惠州市开展"蓝天行动",落实"气十条",以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大力实施大气污染整治"八大行动",确保空气质量达标并持续向好。”黄水祥说,如今大气污染防治已取得明显成效,“惠州蓝”已成为惠州人的骄傲。

黄水祥介绍,惠州市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去年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个。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714个,每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850万吨。按“每年治理一条河涌”的要求,因地制宜推动79条镇级河涌治理,部分河涌黑臭现象基本消除。

实施“净土计划”分类管控土壤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环境监管,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激励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惠州市还实施“净土计划”,对土壤实施分类管控。“我们对全市土壤的环境进行普查,并将土壤分为三类。对未污染或轻微污染的土壤进行优先保护,保障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对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土壤进行安全利用;对重度污染的土壤进行严格管控,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黄水祥说。

据介绍,惠州市还对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并向社会公开,将企业分为红牌企业、黄牌企业、绿牌企业和蓝牌企业。根据相关规定,环保部门把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及修复结果通报给同级发改、工商、人民银行、银监及其他有关部门,纳入本地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被评为“环保诚信企业”,环保部门优先推荐参加 “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评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或技术改造申请环保专项资金补助时,可以予以优先安排,企业评选各类先进,在出具环保审核意见时,予以优先推荐。而被评为“环保警示企业”或者“环保不良企业”的,则被要求整改。这类企业主动改善环境行为、实施有效整改的,经核实后,可以进行环境信用修复。“红牌企业在金融方面将受到限制,在管理方面则被列为重要监管对象,这就让失信企业"寸步难行"。”黄水祥说。本报记者游璇钰

新闻推荐

惠州市水上运动联合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通讯员关瑞祥)5月26日,惠州市水上运动联合会成立,并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及组织架构。新当选的市水上运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