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规范青少年合理利用微信

东江时报 2017-04-14 00:23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上用微信。 《东江时报》采集

讲述者:董金权(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惠州阅客文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

作为当下最火的社交平台之一,用微信聊天、刷朋友圈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天要做N遍的事情。而这股风潮也蔓延到青少年群体。那么,青少年使用微信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偏爱哪方面的话题?如何针对这些特点降低使用微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超六成青少年使用微信为结识陌生人

笔者及团队通过对1248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几乎(97.44%)都使用微信,超过三成(30.59%)的青少年使用者保持24小时在线,半数的青少年每天登录至少一次。在青少年使用微信的动机中,占前三位的动机均出于青少年人际交流的需要,其中有八成以上(80.92%)的青少年持有交流培养感情的动机,75%的青少年持有关注熟人和朋友动态的动机,65.46%的青少年持有认识陌生人的动机。

这里要引起重视的是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使用微信持有结识陌生人的动机。微信平台带有 “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可以以快捷迅速的方式结识并约见陌生人。这种新鲜刺激的交往模式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可以扩大青少年的交际圈,另一方面也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带来巨大的隐患。

青少年在微信平台里关注的话题,占第一位的是社会突发事件(80.26%)。这一点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青少年通过微信的新闻推送和朋友圈转发等功能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关注和讨论,使微信平台搭建的青少年虚拟社区容易成为社会突发事件的谣言扩散场、青少年非理性情绪的积聚和暴发地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动员区。

超一半人长时间不访问微信会有失落感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使用微信确实对青少年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校生当中,经常使用微信的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更可能处于班级后1/3,而从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者的学习成绩更可能处于前1/3;性格外向程度与使用频率呈反向关系,性格越外向者使用微信的频率越低;寂寞程度与使用频率呈正向关系,寂寞感越深的青少年使用微信的频率越高;一些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媒介依赖——— 超过一半(52.3%)的青少年使用者长时间(3天及以上)不访问微信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

建议

充实青少年业余生活

针对以上的研究发现,应如何帮助青少年合理地使用微信?首先,应对微信进行差别式有效利用。即充分利用微信拓展青少年人际交往及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培育青少年公益意识,引导青少年开展公益行动。

其次,区别人口背景开展针对性教育。如我们的研究发现,高年龄段的青少年更想通过微信认识陌生人,而低年龄段则更因为好奇而使用微信。故而,我们的教育应是针对使用微信的高年龄段的青少年侧重于开展交往动机、交往安全教育,而对于低年龄段者应侧重于解读微信的工具属性,普及相关知识,降低其好奇感。

针对微信依赖,必要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我们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青少年对微信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表现出“看似无关痛痒,实则无法自拔的沉迷”,因此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就必不可少。

而最直接有效的,应该是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降低其寂寞感。我们的研究发现,寂寞感与微信的使用频率之间呈正向关系。因此,我们认为,丰富和充实青少年的业余生活,降低其寂寞感,是我们引导青少年合理适度使用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一条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此外,各相关主体要各司其职,分类监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例如政府要加快推进微信等社交媒体监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加快推进微信等社交媒体监管的立法立规工作,细化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学校实行必要的限网“双规”制度,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区域内”禁止学生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互联网,这可通过网络通讯行业的技术得以实现;而技术提供商必须破除“技术中立”思想,对内容负起相应法律责任。文字整理 《东江时报》记者朱丽婷

本报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侵权举报电话0752-2831453,法律顾问:广东九韬律师事务所、广东力臣律师事务所

新闻推荐

虚拟技术进课堂 学生戴VR眼镜上课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现代化手术室参观”虚拟现实课堂

学生戴上VR眼镜,配合虚拟现实画面,体验和学习现代手术室参观。《东江时报》记者范文燕通讯员赖科林摄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