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演达精神 凸显中医药文化和艺体教育特色 演达中学 确立“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治校方略

惠州日报 2016-12-26 13:27

到邓演达纪念园开展入团宣誓。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演达中学校门。

学校举行中草药科普社团活动。

参加第四届中小学生合唱展演。

演达中学市级课题报告会。

演达文化宣传长廊。

今年9月初,在惠州罗浮山举行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编辑出版的大会特刊《蒿香罗浮》的特别报道,惠城区一所积极推行中医药文化的初级中学,受到了众多与会人士关注,这就是演达中学。据该校有关负责人透露,在此后的一段时间,演达中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到学校参观中草药园的嘉宾对该校推进中医药文化的举措赞誉有加,好评如潮。这是该校特色办学成果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演达中学确立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的治校方略,已初步将学校打造成为一所以“演达文化”为主线,贯穿“中医药科普、艺体教育、教育科研”等要素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特色教育平台。演达中学校长周育鹏表示,在弘扬演达精神、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打造艺体特色以及推动教育科研这四大方面,通过演达中学全体师生近年来的努力,亮点凸显,已成为学校打造特色名校的主体框架。

特色一

广泛开展演达文化教育,塑造学生高尚人格

记者了解到,三栋镇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的故乡。演达中学在办学中,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确立了“弘扬演达精神,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践行“演绎人生、达观天下”的校训,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大胆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走特色办学之路,努力培养 “奋发图强、崇德尚善”的新一代社会合格公民。近年来,学校相继编撰了《弘扬演达精神》《演达精神励我行》《弘扬演达精神》(实践篇)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并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挖掘,丰富内涵,使演达文化成为学校显著的办学特色。

此外,为了让青少年学生更深入了解邓演达的功绩和精神,激励学子以身边的伟人为榜样,争做志存高远、奋发向上、心系家国的中学生。该校德育处和团委两部门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在学生进入演达中学的起始年级就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演达文化教育活动。在以弘扬演达精神为主线的道德教育活动中,除开展课堂教育学习活动外,还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

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邓演达故居、新团员到邓演达纪念园开展入团宣誓、组织志愿者到演达故居开展环保活动、演达故事比赛、演达文化专家报告会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更生动、更透彻地理解演达“少小立志、爱国爱民、忠勇奋发、坚贞不屈”精神内涵,并自觉地把内涵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陶治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特色二

推行中医药科普教育,建成惠州首个校园中草药科普园

深入普及中医文化,又是演达中学的另一大办学亮点。据演达中学校长周育鹏介绍,在2016年2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颁布,给学校特色办学提供了新方向,为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推动中医药进校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的组织实施要求,学校依托获广东省科技厅立项的 《演达中学安全健康科学环保科普活动》课题研究项目,在惠城区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于今年4月初在校园内建成了面积500多平方米的 “演达中学中草药科普园”。这是惠州市首个在中小学校园内建成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园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科普园内已种植了上百种中草药。这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青蒿、岭南山竹子、肉桂、辣木、银杏,又有常见的五月艾、车前草、金银花、白背叶等惠州本土中草药。每种中草药苗旁边均立起了一个简介牌匾,上面标注着由“演达中学中草药传承科普社”成员查阅中医药典籍整理而成的中草药名称、科属和药用价值,便于师生识别与学习。

据悉,中草药园的管理是由学校团委成立的“传承中草药科普社”社员的学生负责,学校还会不定时聘请罗浮山中草药识别专家和惠州市中医医院中药师进行专门指导。如今的中草药园一片葱郁,长势喜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草园”。一位读初二的学生家长对记者表示,这个中草药科普园集师生生活体验、培植观赏等功能于一体,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在耳濡目染中学到了中草药科学知识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可谓一举数得。

周育鹏表示,作为惠城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演达中学中草药科普园”是学校落实惠城区教育局提出的“做强特色”工作思路,打造演达名人学校品牌的一个创新举措。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号召,让学生通过认识中草药,进而了解中医药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扎根心中。

为此,学校还定期开展主题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建设健康和谐校园”的探索实践活动,并通过开展种植中草药、认识中草药、听中医药科普报告、读中医药典藉、调身心健康、扬中医药文化等六大活动,逐步向全体师生普及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师生学会调整身心,自觉增强保健意识,为建设和谐健康校园,做强学校特色奠定良好基础。

特色三

注重素质教育,在艺术体育方面屡获佳绩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育人的综合工程。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书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等方面的培养,而在中小学阶段,又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记者了解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鼓励艺体特长,正是演达中学的另一个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有多人多次在省、市、区等各级艺体比赛中获得佳绩。

说起如何开展,周育鹏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专门成立了艺术中心,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艺、发展特长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学校坚持每年开展“科技文体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和特长的平台。近年来,学校乒乓球社、合唱团、舞蹈队、田径队、篮球队、书法社、科技创新社等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学校积极落实和推进区教育局提出的“艺体2+2”项目,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以及培养两项艺术爱好的素质发展目标所绽放的成果之花,也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孩子一样,具备了“能歌善舞、能跑善球、能书善画”的艺体技能。

具体成绩方面,演达中学的艺体教育可谓硕果累累。比如艺术教育方面,在2016年6月,学校“凤凰合唱团”走出校园,走出城区,参加惠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并取得佳绩。体育方面,2016年5月,学校“栋梁乒乓球社团”获得了2016年惠城区中小学乒乓球比赛初中组女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单打包揽第一、第二名,男子则获得了团体和单打第二名;学校篮球队参加2016年惠城区中小学篮球比赛获初中女子组第一名,这在强队林立的惠城区,一所乡镇中学能获此成绩,殊为不易。

特色四

教育科研在省市级以上立项课题超10个

而回到教育教学领域,作为一所乡镇中学,演达中学结合农村学生的具体实际,积极开展“自学·议论·引导”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周育鹏校长告诉记者,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演达中学确立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积极引领和全力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研促教,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几经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目前,演达中学已有省级立项课题1个,市级立项课题10个,其中刘璇芸和谢郁红老师主持的化学、数学课题已先后结题,并分别获惠州市第八届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评比一、二等奖,现正在开展研究的省、市级课题有5个。

具体课题方面,比如由周育鹏校长和彭兆良老师主持的 《惠州市演达中学安全健康科学环保科普教育项目》,是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课题。此外,由苏灿加、许球丽、邓慧兰、范远辉、刘彩芳、叶淦金、杨招泉等在体育、语文、英语、德育、化学、数学、思品等学科的课题研究项目,也已获得市级立项,有的已经顺利结题,新立项的项目也通过了中期评估,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实验运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将演达精神教育纳入日常教学

邓演达,字择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爱国者,是中国农工党创始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少小立志、爱国爱民、忠勇奋发、坚贞不屈”,这是演达精神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了爱国爱民的思想。作为邓演达故乡所在的演达中学,也把“弘扬演达精神,创建特色学校”写进《演达中学发展规划》之中,确立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以“弘扬演达精神”为主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挖掘,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演达精神的教育功能,使演达精神真正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开发以 “演达精神”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构建特色育人平台

校本课程开发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课程革新的焦点,演达中学着力开发了以“演达精神”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为其办学育人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生机。据悉,“演达精神”校本课程核心是爱国思想,学校用自己故乡土壤里培育起来的 “演达精神”作为校本课程教育学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可信可感,从而使学校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演达精神”校本课程包括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他人、爱自己、爱学习等内容。在教育中,学校把“演达精神”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紧密结合,突出一个主题,即爱心;抓好一个关键,即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明确一个目标,即做合格的中学生。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演达精神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有目标,行为有准则,心中有榜样。

其主要做法有,一是把 “演达精神”校本课程列入新生入学的思想教育内容。二是把“演达精神”校本课程列入校风建设月活动内容。三是开展以“演达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参观邓演达故居、纪念邓演达诞辰、入团宣誓、主题班团队会等活动。四是开展以“演达精神”为重点的体验教育。演达精神精髓之一是“爱心”。在爱心教育方面,学校开设了三年一循环的教育活动序列。第一年,开展“爱自己、爱学习”的教育活动,第二年,开展“爱学校、爱他人”的教育活动,第三年,开展“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活动。

打造以 “演达精神”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发展氛围

2009年以来,演达中学借创建教育强镇的东风,着力打造以“温馨、和谐、品位”为理念与“演达精神”为载体的校园文化,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愉悦学习的乐园,师生和谐生活的花园。一是用演达文化感染校园人。学校通过大门设计、文化长廊等特色设计,将演达文化融入其中,感染校园学子。二是以演达精神为榜样,用爱心呵护校园环境。三是以“演达精神”激励校风建设。学校确立“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的办学思想和“弘扬演达精神,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以“演绎人生、达观天下”为校训,树立“奋发图强、崇德尚善”的校风,用“敬业、爱生、严谨、合作”的教风促进“乐学、善思、自主、进取”的学风建设。

此外在校风建设上,学校还着力做到三个加强。第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爱生、奉献”的教师价值观,努力实现“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功”的师德建设目标。第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与人文化管理。学校坚持制度育人、人文育人。第三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学校用演达精神教育、激励学生,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推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亮点多多

一、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凸显演达文化特色。学校在校舍设计和环境布置时注入丰富的演达文化内涵,基本建设突出弘扬演达精神这一主题。如校门的设计理念是字母“Y”和“D”的造型,正是“演达”二字的首字母;一进校门便能看见一号教学楼顶耀眼的标语 (办学目标):弘扬演达精神,创建特色学校;一号教学楼过道两边是一副寓意深远的对联:镜人兴学惠桑梓,演达精神励后人;二号教学楼正面是邓演达浮雕,“人生自当忙不息,天地原来未瞬留”这铮铮有力的话语时刻教育着学子发愤读书。

二、建设演达文化长廊、着力宣传演达精神。学校编撰了两本校本教材《弘扬演达精神》《演达精神励我行》,把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校的校歌、校园广播台、校刊均印上演达文化烙印。学校还设立了演达文化宣传廊,从各个方面介绍邓演达,营造浓厚的演达文化氛围。

三、以演达精神为核心,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在制度条文中突出以“弘扬演达精神,创建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给制度以灵魂,把“软文化”和“硬制度”熔于一炉,注重用演达精神激励师生。

四、用丰富的体验活动,学习演达高尚精神品格。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邓演达故居、新团员到演达故居宣誓、组织志愿者到演达故居开展环保活动、演达故事比赛、演达文化专家报告会等活动。

演达中学名片

演达中学创办于1957年,原名“三栋中学”,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为纪念邓演达,弘扬演达精神,三栋中学于2009年更名为“惠州市演达中学”。演达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

多年来,演达中学在学校历届领导班子的励精图治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惠州市绿色学校”“惠城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惠城区德育示范学校”“惠城区安全文明校园”“惠城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刘炜炜通讯员彭兆良

新闻推荐

鼓舞教育点亮积极人生 第二十六小学 以“鼓舞人生”为办学理念,激发师生正能量

第二十六小学鼓号队正在表演。本报采集二十六小鼓舞广场。本报记者陈可可摄伴随着慷慨激昂的诗歌朗诵和美妙动听...

 
相关新闻